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632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深耕传统,辛勤耕耘近60载,李风杉潜心致力于探索写意人物画的精髓,师承蒋兆和、周思聪的笔墨精神,以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雄健的笔墨语言,着力表现人道主义情怀这一永恒主题,并以其奔放而不失严谨,秀润而不失厚重的艺术风格以及蕴藏其间的人文关怀,显示出恢弘大气、雄劲刚健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奠定了其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上的江湖地位.  相似文献   
52.
罗书华 《人文杂志》2008,(1):135-138
庾信与颜之推是北朝散文学的重镇.庾信以创作见长,颜之推的理论有特点.庾信的散文写作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作以官体文为主,后期作品由前期的轻美流丽一变而为沉重深情,境界幽深而阔大.名作<哀江南赋>更是将骈文的抒情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将骈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颜之推为人谨重,散文学浸润了深浓的经学思想,他看到了文学"标举兴会,发引性灵"的特性,但对此常抱戒备提防的心思,要求约束控制,以求趋利远害.这样的认识与萧纲的文学观点正好相反.在儒家文化语境中,这样一种观念同样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3.
楚剧作为中国传统地方曲艺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较之于其他剧种,虽然楚剧地域辐射面较窄,但是其舞台表演与艺术形式都充分体现独特的审美特征.本文侧重于从美学观点入手,客观解析蕴涵在舞台空间、人物脸谱与服饰装扮以及歌舞表演中的审美与应用价值.分析和总结楚剧艺术的美学特征,对美学跨界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邓锋 《中国民族博览》2014,(Z1):136-141
<正>展览时间:2014年8月9日——8月25日(第一阶段)2014年9月4日——10月9日(第二阶段)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五楼(19、20、21号厅)主办:中国美术馆展览总策划:范迪安展览总监:谢小凡策展人:邓锋2014年是海上巨擘、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全国各地尤其是海上及江南区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纪念与研究活动,如杭州西泠印社组织的"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作品展"、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组织的"吴昌硕师友作  相似文献   
55.
多片词由北宋的柳永首创,是词在体制形式方面不断发展的结果。宋代多片词涉及的题材相当广泛,情思意蕴丰富。多片词往往将叙事、写景、抒情自由灵活地穿插运用;明显增加了叙事成分,清晰地展示出事件的过程;不仅逐渐变直线型叙事为曲折叙事,有的更打破了单线叙事,变为双线叙事,形成错综变幻的艺术结构。多片词注重事件细节的描写,抒情叙事更加婉曲细腻,营造出具有回环往复之美的意境。柳永、周邦彦和吴文英是写作多片词的三位高手,在写景叙事抒情尤其是章法结构上,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多片词的出现与发展,显示出宋词叙事抒情与章法结构艺术的进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6.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1918年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1919年投入"5·4—6·3"爱国运动,留居北京,入北京大学"留法勤工俭学会"并在中文系旁听。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拜师齐白石大师,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绘画之路。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应邀执教,并发起组成"中西画会《吼虹社》"。  相似文献   
57.
沈佺期、宋之问是初唐著名的宫廷诗人.在贬逐南方时期创作了许多艺术成就高的贬谪诗,本文着重从三方面探讨蕴含其中的美学特征:诗歌抒情内质重新建构,景为情染,情为景生,充溢着悲剧美色彩;艺术手法娴熟运用,真切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歌的语言风格也为之一变,由以前的典雅富丽之风逐渐变为清新婉转之气.  相似文献   
58.
写意人物画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笔墨表现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功能.如何处理线条和墨色的矛盾关系始终是制约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理论认识、绘画实践对写意人物画的线条和墨色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线条与墨色的审美表现.从中国传统绘画观念的束缚;写意人物画发展的艰难历程;写意人物画的时代性和历史使命等方面来阐述线条与墨色之间的矛盾关系.旨在继承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融合线条与墨色的矛盾借古以开今,丰富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凸显写意人物画表现与审美的现当代性、多样性以及多元性状态.  相似文献   
59.
姜夔是词史上名副其实的经典词家,他以清刚、疏朗、清空、骚雅等美学风神别开生面,影响深远,艺术成就颇高,确可称一代巨匠。他流传至今的50余首作品中,《暗香》是一首颇具影响力的经典名篇。《暗香》能穿越时空,成为词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的原因是很复杂  相似文献   
60.
倡导中国画教学以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及“写意”造型为主,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掌握“写意”的造型观,并依此去指导技法,驾御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