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631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对《棉被》和《沉沦》进行比较后,可看出在内容上两者都有着强烈的性欲表现和自我表现,在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采取了自我告白的表现手法,在取材上都使用了从作家自身的经历及作家身边的人和事中取材的方法。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棉被》倾向于客观描写、平面描写,而《沉沦》更倾向于主观抒情、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62.
在《诗经》与女性有关的诗篇中,"女子善怀"是个普遍的形象。通过对《诗经》中这些文本的细致考察,分析了女子善怀的内涵,指出了女子善怀的对象,分类列举了女子善怀的表现内容,探讨了女子善怀的原因以及它对《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内敛抒情范式形成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分析《啊,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采用的传统的韵律诗和独特的意象布置,揭示为了更好地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总统的敬仰与怀念,为了更好地彰显林肯总统的伟大壮举和历史重要性,诗人经过深思熟虑把传统的韵律诗和独特的意象完美结合,体现了传统与革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64.
65.
词的雅化与文人化最关键的一步是精神与品格的雅化与文人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原本内容浮泛、娱人为主的词中注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情”,并使之纳入符合士大夫知识分子审美情趣的抒情模式和风格中。这个变革工作是由冯延巳来首倡和推行的。冯延已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词中引入了诗歌赋比兴的传统手法,使词有了意境,并因之确立了词思深语丽、含蓄蕴藉的婉约派抒情风格,从而开了北宋一代词风;  相似文献   
66.
人们论及中国文学艺术写意性时,往往把始终处于文坛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散文排除在外。本文从唐宋散文、先秦诸子、先秦两汉的史传散文入手,论述了中国古代抒情文、说理文、记事文的写意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对后世散文的影响,指出中国古代散文同样具有写意性的传统特色。文中还对中国古代散文写意性形成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虽然概念模糊,理论凌乱,但它确实为文革后戏剧理论的开拓奠定了基础,当时绝大多数具有解放性的戏剧评论都是从各个侧面对黄佐临观点的响应、重申、补充或深化."写意戏剧观"开启了建国后演剧多元化的时代.分析"写意戏剧观"形成的过程、缘由及内涵,可以看出"写意戏剧观"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由戏剧革新的现实需要催生出,我们无须苛求它未能创造出科学体系或强加给它体系.  相似文献   
68.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个性化特征,是特定时代客观环境及作家在创作中主动探索的产物。  相似文献   
69.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王充闾散文创作的初始阶段.受时代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他歌颂社会,歌颂群体,以"时代的抒情"代替了自我的思考和体验,创作处于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70.
明确听什么、怎么听,汲取什么,舍弃什么.要求潜心听赏,深刻领会.通过听、分析、加上教师比较性的示范,使学生思想上形成一个良好的声音"图象",建立自我的练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