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12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734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李轲民(1920——1986),青岛市人。出身于铁路工人家庭,早年外出求学,1945年毕业于抗战期间设在重庆的国立艺专雕塑系。他的同班同学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傅天仇来青岛时曾对人说起:学生时代的李轲民曾主编过"嘉陵江诗刊",最早探索过石雕技法,创作过"屈原""鲁迅"等雕像,是个热情横溢,有进取心,事业心很强的青年。1947年他回到青岛,一直任中学和师范美术教员,他待人诚恳,乐于助人,热心社会服务,在学校担任工会主席多年,很受大家拥戴。他曾几次对我谈起,毕业后本想能专心搞些创作,但疲干奔波求食,都搞不成。  相似文献   
152.
伦谭 《老年世界》2011,(20):6-8
高树勋 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j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火线起义,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  相似文献   
153.
晏欢 《社区》2011,(19)
从华盛顿美国国家档案馆查找中国的抗战历史图片档案时,我所经历的服务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一行七人,在没有预约且没有手持任何单位介绍信的情况下,就径直走进国家档案馆入口大堂的接待处。查找  相似文献   
154.
葛美荣 《老友》2011,(2):14-15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大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正式创刊。报头"新华日报"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在创刊号上周恩来亲笔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新华日报》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查封,1949年4月在南京复刊。  相似文献   
155.
抗战时期 ,旧体诗创作走出了五四以来的低迷状态 ,出现了复兴的态势。其表现是 :残酷的战争为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题材与人生体验 ;抗战之初开展了利用旧的文艺形式包括旧诗以鼓舞民心的讨论 ;诗作者队伍不断扩大 ,诗社纷纷成立 ,雅集、唱和活动频繁 ,出版诗集、创办刊物林林总总。总的特点是继承《诗经》以来兴观群怨的优秀传统 ,多角度广视野深刻地反映现实 ,抗战救国主旋律的高扬与内容的丰富性。其内容主要为 :一是描写世乱时艰、山河破碎、日寇暴行、军民伤亡、田园荒芜的惨酷现实 ;二是赞扬和鼓舞抗战军民浴血奋战 ;三是谴责当局指挥无能、消极抗战 ;四是颠沛流离中的写景纪事、悯乱忧时 ;五是反映抗日根据地与大后方的不同生活与情志  相似文献   
156.
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北、华南的侵略阴谋和军事步骤.1937年8月1 3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上海进行了狂轰滥炸,烧杀抢淫.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反抗,举世闻名的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了.后因种种原因,淞沪抗战失利,上海成了"孤岛".在此期间,在日本的淫威和怂恿下,以汪精卫为首的卖国之流,建立了"七十六号"特务总部.  相似文献   
157.
抗战知识简易读本和"抗战丛书"的大规模出版发行,无论是作为一种精神激励的宣教手段,还是作为一种组织动员的战争策略,无论是作为一种战术实训手段,还是作为一种文化启蒙创举,在推动中国历史朝着独立自由乃至现代文明的方向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它们的帮助和引导下,千千万万普通民众和士兵具有了现代公民意识和现代国家观念.随着抗战进程由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朝着争取民主宪政的历史转变,这些简易知识读本和丛书所发挥的潜在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从传播学立场来评估,战时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出版界,无论在传播战略和具体策划,还是在传播心理和现实应对方面,都向历史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58.
159.
《再生》是张君劢、张东荪等人于1932年5月在北平创办的国社党机关刊物。关于中日问题,30年代的《再生》指出了窳败的国民党政府是导致中国受日侵略的原因,批判了政府的外交政策,主张改革内治准备抗战,即将中国改建为一个近世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60.
查良镛(金庸本名)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抗战后期,他如愿考进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查良镛看不惯一些国民党职业学生在大学里横行霸道,整人打人,于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谁知,他的侠举惹了祸,校方勒令他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