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7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24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13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37篇
理论方法论   492篇
综合类   7787篇
社会学   774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998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807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抗日战争中,129师师长刘伯承打破思维惯势,反常用兵,在同一地点,利用同一战法,在三日之内连续取得两次大捷,堪称抗战中的一个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32.
王庭岳 《决策探索》2005,(10):75-75
在1944年6月访问延安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中,有一名常驻白宫的美国高级记者。他在来中围前,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召见。罗斯福授权他可以与中共领导人接触,多多地了解中共敌后抗战情况.以便回来后向他报告。罗斯福还交给这名记者一份《世界航空图》,要记者代他转送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以示美国政府对中共的友好态度。  相似文献   
133.
燕军 《领导文萃》2006,(7):80-83
韩复榘,字向方。1890年生于河北霸州东台山村的一个小康之家。自幼喜欢读《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等公案小说。他主政山东期间,常以“青天”大老爷自居。始终亲自审问案件,自订法律,草菅人命,公开声称“我的上下嘴唇一碰就是法律”。韩复榘审案时,所有犯人都带到堂前,由司法科长和军法处长分别介绍案情,韩有时追问两句,有时一句也不问。高兴时便回头问站在一旁的记者:“我问得如何?”记者总是回答:“主席问得很好。”韩听完一个,便举手加在额上,闭目沉思片刻,然后他的手就由上而下一抹,如往左摆就是表示开释的意思,执法队随即给…  相似文献   
134.
考察抗战文学各种文体,其中出现了大量对民族苦难的写实与表达,而对于女性在战争中苦难与境遇的表现体现得最为真实与丰富。在抗战各类纪实书写中集中出现的女难民,既是战争所带来的民族苦难的具像化身,其实也被作家有意建构成一个反侵略战争文化的明确符号,成为表征战争与和平价值取向的有力砝码。
  相似文献   
135.
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  相似文献   
136.
目前的武侠小说研究,存在着类型学上的困境。由武侠意识形态、武侠形式建构、武侠专门知识三个子系统所构成的“武侠知识体系”,作为一种研究模型,在还珠楼主小说中得到了突出的展现。1932年在天津开始武侠小说创作的还珠楼主,迅速超越了1920年代南向北赵的创作模式,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武侠小说类型知识体系,他以“第二世界”为核心从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实践论诸方面建立起了武侠意识形态子系统,以奇观叙事为核心的成长体验、正义迷局、奇观异境形成了人物中心、事件中心、场景中心的武侠形式建构子系统,以武功法宝和江湖世界建构了武侠专门知识子系统。还珠楼主长达20年的武侠小说创作,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为武侠小说类型知识体系的生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在网络通俗小说创作中涌现出大量的拟古世情小说。这类小说往往以宏大的故事布局和对优秀女主人公的塑造,吸引了众多阅读者的目光。这些女主人公群像,不仅反映出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眼光,也寄托了根源于以家族、财富为中心的社会价值期待,还与当下价值评判体系中的女性群体的自我期许相吻合。这些拟古世情小说在完成言情小说的爱情故事构形和实现娱情的休闲功能以外,也因为广大阅读群体逐渐步入或即将步入中产阶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赋予女性作为稳定家庭、增长财富、养育子女、传承家风的核心力量的社会意义,她们洁身自好,对爱情专一,勇于面对困难,乐于奉献,担当责任,胸怀宽广。这些新型的“高大全”形象,表达出女性主义的新倾向:女性的成长和幸福的获得,更重要的在于女性内在的精神力量,与传统的气节、操守有关的人格因素,以及家教和门风。这使得网络平台的民间话语表达,具有更为包容传统以及融合其合理因素的价值取向,也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8.
通过考察同情观点在18世纪欧洲的演变及其与启蒙主义主体观的联系(聚焦于18世纪上半期的情况与之前的铺垫),以及18世纪中叶兴起的人物观点与同情话语的联系(以菲尔丁的小说为主要例证),认为18世纪的欧洲发展出两种同情观,分别对主体的状态与构成做出了两个相悖的假设。假设一:个体之间虽然边界鲜明,但互相之间情感模式相似,个人可以通过想象来认知、体会他人的情感。假设二:人必然受他人情感的影响,个体之间边界模糊,但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普遍的情感,只有互相受影响的倾向,所以并不能保证情感的有效沟通。如果我们将第一种对同情的理解称为"聚合式同情",第二种就是"间离式同情"。这两种同情观并行交织,构成了启蒙主义主体观中的一个核心悖论,并与新兴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形成了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39.
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将视野转向处于民间原始状态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现代性语境下西方社会所关注的原始文化和原始思维具有疗救现代性文明病态的效果,而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来说,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具有揭示、批判民族根性中的蒙昧性和通过对原始文化形态和思维的表现唤起现代人生命活力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对现代性反思的深入,对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的双重价值的关注在不同的时代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0.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永恒的主题。张爱玲凭借对感官敏锐的感受力,细腻地捕捉生活中触觉、视觉和听觉元素,运用通感策略将不同的感官互相交织起来,具体表现为触觉上的疼痛与压抑、视觉上的艳丽与阴郁、听觉上的热闹与凄清,三者互通照应,建构了一个独特的、立体而又可感的苍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