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99篇
  免费   2114篇
  国内免费   546篇
管理学   8460篇
劳动科学   361篇
民族学   6153篇
人才学   1887篇
人口学   570篇
丛书文集   25182篇
理论方法论   4471篇
综合类   49929篇
社会学   7371篇
统计学   775篇
  2024年   442篇
  2023年   1764篇
  2022年   1397篇
  2021年   1698篇
  2020年   1757篇
  2019年   1977篇
  2018年   834篇
  2017年   1679篇
  2016年   2278篇
  2015年   3449篇
  2014年   7265篇
  2013年   6845篇
  2012年   7735篇
  2011年   7693篇
  2010年   7135篇
  2009年   7202篇
  2008年   8023篇
  2007年   6227篇
  2006年   5349篇
  2005年   4945篇
  2004年   4526篇
  2003年   4090篇
  2002年   3243篇
  2001年   2789篇
  2000年   2006篇
  1999年   990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文化批评的意义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价值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化批评不过是为文学批评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而任何窗口都是有局限的,文化批评也必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下流行的文化批评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的解体。因此,文化批评的自我检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42.
凝重与飞动的统一是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所谓凝重 ,是指饱满厚重 ,深沉雄大 ,它具体表现在大、全、满、溢诸方面 ,在根柢里体现出一种巨大的时代精神气度。所谓飞动 ,意即飞扬运动而生气勃勃 ,它在实质上展现的是一种活泼跳跃流动不居的生命形式 ,一种民族腾飞的时代情调。秦汉审美文化的优势不在单纯的凝重或单纯的飞动 ,而在凝重与飞动的不可分割 ,相反相成。凝重与飞动的统一形成一种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并吞八荒的宏伟胸魄和雄大气势 ,它构成秦汉艺术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的独具风彩 ,有着丰富的审美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943.
90年代散文热文化成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骤然兴起的散文热,虽无理论先导,但也绝非偶然,更不是无迹可寻.其实是散文文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文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商业文化的多元需求使然;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三是散文自身的文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944.
对师范院校文科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45.
福山的社会资本概念提供了一种从文化角度看待社会资本的宽广视野,它通过“信任半径”的长短的提法解决了如何比较与衡量不同的社会资本的问题,阐明了政府、家庭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6.
中西宗教文化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和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对汉民族和北美的大众宗教信仰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了人类心理中宗教观念存在的普遍性并探讨了宗教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集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运动肇基人于一身的复杂人物,与多变的时代一样,其文化思想也几经变迁,他处心积虑几十年探索中西文化问题、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给后人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理论思考。中国文化的前景必然是选择现代化,一方面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且毫无条件地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实现创造性的综合与再铸。  相似文献   
948.
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是十分明显不容动摇的,这也已为国内国外的许多正面的及反面的经验所证明。  相似文献   
949.
所谓的“填埋、建造”就是填海埋谷,不断建设,这种观点认为,庞大而耗费金钱的人工物绝对出色。把自然的地表铲平再用混凝土覆盖,这是“丰饶”的体现,是“进步性”、“现代化”的行为。回顾历史,关于“进步”和“富裕”,日本的姿态大概都是从1945-1965年当中确立起来的。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呈现空前的高增长率,诞生了如今的产业、银行和官僚机构的原型。确定于20世纪60年代的思考路线和21世纪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就成了现在“文化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950.
吴金光 《船山学刊》2006,(2):199-201
本文详细分析了文化传统对经济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对处于儒家文化环境下的我国企业经营困境进行剖析,以求对经济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