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5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263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94篇
人才学   29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522篇
理论方法论   988篇
综合类   13146篇
社会学   1435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1420篇
  2013年   1336篇
  2012年   1522篇
  2011年   2172篇
  2010年   1971篇
  2009年   1490篇
  2008年   1507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85篇
  2005年   1092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891篇
  2002年   791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507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马相武教授的《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夸大了短信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离学理和事实甚远。假如我们看不到文学降低高度所潜藏的弊端,以为“文学能够降低自己的门槛”就任其降低门槛,甚至还鼓吹“文学需要降低自己的门槛”,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了。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潜藏于新技术背后的商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竭力避免走入“技术万能论”的心理误区。倘若把“文学本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寄托在“新技术和新载体”上,那么,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梦想,但仍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152.
高小康在《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深层结构:一是历史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历史与道德的统一这种深层结构对于官史来讲具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它肯定了已存在的历史事实的合理性,因而也就在劝喻统治者重道德、重民意的同时保证了每一个朝代的统治都是天命所归,具有道德的必然。对于小说叙述来说则可能更多地是在满足一种道德需要。这种需要最终被抽象为善恶因果循环报应的叙述逻辑和在戏剧叙事中常见的“大团圆”式结局。二是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的叙事意图是由社会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派生的精神生产活动,而情感化的叙事则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现。用情感逻辑来叙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的是历史的不合理性。这意味着叙事有了与正史不同的意义。这类叙事通过强化表现历史的不合理性,而获得情感表现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3.
不久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玉侠着人打电话给我,说有一部书要寄给我。几天后,收到她寄赠的仲跻昆教授译的《阿拉伯占代诗选》。李玉侠是该书责编,她知道跻昆是我们夫妇的同窗好友,也知道我们虽不问译事,却一直关注着阿拉伯文学,她负责的书一出版便忙寄赠我们,让我们先睹为快,分享译者与编者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4.
网络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悄然兴起并成为一种时尚,对它的评价从一开始就褒贬不一。网络学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在形式、内容以及技术的应用上都明显带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该试通过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这种新兴的学形式作以研究和探讨,更多地对网络学提出了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155.
《喧嚣与骚动》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惊世之作。在小说中,福克纳刻画了一幅美国旧南方贵族没落的图景,为没落的旧南方贵族弹奏了一曲凄凉的挽歌,深刻地揭示了美旧南方的衰败。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来体现小说深刻的思想主题及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6.
今日的古代文学教学大抵只限于史的知识的介绍、作品章句的串解和一般意义上的赏鉴 ,而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贯穿 ,因此 ,已明显地表现出与生活的严重脱节。要改变这一切 ,必须重新回到文学之本 ,即格物致知 ,陶铸性情上来  相似文献   
157.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 ,成为了学术的基本权力。 2 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向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嬗变演进 ,决定 2 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 ,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 ,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8.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159.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基本理论研究,尤其是文学理论的教材建设,如果从上世纪20年代中叶有<文学概论>类著作问世算起,那么,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程.这期间,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摇摇摆摆,虽说产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成果,但着实显得步履沉重而艰难.  相似文献   
160.
文学、音乐艺术虽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借鉴、补充、配合、孕育和启发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