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55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1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26篇 |
人才学 | 99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983篇 |
理论方法论 | 275篇 |
综合类 | 5463篇 |
社会学 | 577篇 |
统计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48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265篇 |
2014年 | 493篇 |
2013年 | 439篇 |
2012年 | 654篇 |
2011年 | 739篇 |
2010年 | 645篇 |
2009年 | 630篇 |
2008年 | 593篇 |
2007年 | 504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475篇 |
2004年 | 388篇 |
2003年 | 304篇 |
2002年 | 276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陈宓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陈宓对陶诗的接受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内容的借鉴、艺术手法的汲取和人格精神的接受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对农业问题和生命主题的关注、融陶诗字句入诗、大量运用叠字等。 相似文献
62.
陈寅恪治学以“以诗证史”擅场,解诗则长于“以史笺诗”,评价诗歌多着眼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他的诗歌创作也多以时事为背景和题材,秉笔直书,不避不讳。因此,《陈寅恪诗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和一位真实的诗人。他为数不多的存世诗歌,写作目的如其自评《柳如是别传》,乃是“痛哭古人,留赠来者”;而作为情感的寄托,陈寅恪的诗歌也更能体现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63.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两次游庐山,一是三十六岁时经鄱阳湖至南康军游庐山南,二是五十八岁时过江州游庐山东林寺.两游庐山,创作诗歌近20首,为庐山文化在两宋时期的鼎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诗歌、歌曲和舞蹈作为交流的工具,超越了音乐的诸多限制.它们在传达某种信息上所需要的那种转换,实质上是以数字来表示的.本文所介绍的诗歌、歌曲和舞蹈的数字原则的应用,极好地说明了它们有着明确规定的数字人类学根据以及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5.
66.
67.
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生前并未受人注意,自狄尔泰和海德格尔评介其诗歌以来,始受文学界及哲学界的重视和青睐。笔者以荷尔德林诗歌中深邃绵密的人文情思、丰富多彩的话语空间、富有哲学意味的本源思想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吟哦等思路为线索,从中国诗学和禅学的角度分析其诗歌中潜蕴着的诗意空间及美学价值,回溯荷尔德林诗歌中关于自然观照及本真存在的心灵之思。 相似文献
68.
在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张默对生命真谛的执着探寻和对诗歌抒情本质的深刻领悟,使他成为一个永远的歌者。从现代主义回归民族传统之后,张默诗歌激情礼赞传统文化,更用现代意识统驭传统意象,赋予传统意象以新的内涵,并以新的结构和新的形式,构建了富于民族亲和力的诗性氛围,从而给人以温熙、澄澈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69.
受宋代史学界编年史书与文人年谱编纂之风大盛的影响,任渊在《山谷诗集注》中将黄庭坚的年谱列于诗注正文之前。任渊所作黄庭坚年谱,除遵循传统,将黄庭坚的生平事迹系入各年的条目之下之外,还创造性地把作品年代可考者,则依次列于各年事迹之后,将诗歌编年与年谱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理解黄诗。受其影响,其后宋代诗注纷纷采取类似做法。黄庭坚裔孙黄 所作的《山谷年谱》,也从任谱中吸收了合理成果,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0.
罗庆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栗原荻系中国当代著名青年诗人,也是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出版诗集多部,其中,抒情短诗《黄房子》及大型影视剧诗《血虹》在世界华语诗坛产生了重大反响。其诗歌在诗艺的探寻、意义体系的深层揭示与全新建构上具有典型的个性化、独创性品质,为中国当代诗坛作出了独到的贡献。本文就其坎坷人生、抒情短诗创作、影视剧诗创作三方面评述栗原小荻艺术创作与诗意人生追寻同步,文化批判与文化建构同步,艺术境界追求与艺术哲学思考同步,从而走向更美好的审美人生的主要的生命历程与精神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