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25篇
丛书文集   379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906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凌华光 《中华魂》2014,(14):55-55
控诉和警告安倍晋三右翼势力 日寇战败心不死,贼根未斩发邪枝。占我疆土钓鱼岛,闯我航空识别区。拜鬼参神心好战,申遗修宪罪难辞。擦枪走火非吾愿,再战必须剥鬼皮!观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展有感 千年古都痛心头,日寇屠刀旷世仇。三十万人一旦死,一城鲜血一川流。苍穹洒泪成豪雨,大地怒火冲斗牛。国耻难忘更发愤,中华崛起再加油!  相似文献   
32.
将20世纪上半叶陕西法学教育的发展划分为西北联大前期、西北联大时期和西北联大后期三个阶段。基于民国档案与原始期刊,勾勒出1937年9月到1949年期间法学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结论认为:在晚清与五四运动前后,陕西乃至西北法制体系与法学高等教育虽有一些萌芽,但极为稚嫩和微弱。西北联大以其"一切为了抗战"的法学教育理念和实践,承袭了京城法学教育衣钵,续接了陕西法学教育的学脉,引进了西方法律思想及教育体制,奠定了当代法学教育的基础,启蒙了民众的现代法律理念,开启了西北地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初步融合,其法治思想与精神和开发西北的历史重任,至今仍为西北学府所传承。此外,还在工程技术立法、农业技术立法、预防疾病立法、师范高等教育立法方面作了开拓性探索。  相似文献   
33.
小天 《山西老年》2012,(11):44-44
常临币是江苏常州地方代用币的简称。抗日战争初期,地处苏南沦陷区的常州地区,普遍出现了一种标明有“临时流通”字样的货币代用品,有铜元、筹牌、纸币等多种类型。其图文并茂的地方特色和高超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常临币原料开始以竹骨等为主,后来逐渐用清末铜元打制,也有的用铜元熔铸成条,再打制成筹码型。从现存实物考证,只有少数临时流通币标注有年份。  相似文献   
34.
中山舰经历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陈炯明叛乱、中山舰事件和抗日战争中的武汉大会战。传奇般的经历,使它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军史上的一代名舰;忠贞不渝,使它和伟人的名字连在一起,成为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的象征。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被日本飞机炸沉于武昌金口水域,消失在滚滚江涛之中。  相似文献   
35.
《领导文萃》2014,(1):83-86
出任西北局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分析了形势并预测了时局发展方向.在战略上提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陕甘宁解放区即成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后方。同时,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包括西北局书记高岗在内的边区党政军机关及各分区万余名干部调赴全国其他解放区.其中一半人被派往东北建立根据地。当时。中央对习仲勋的工作曾有过两种考虑:一是考虑让他同高岗一起去东北工作。以建立和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二是随陈毅一起到华东根据地工作。但是。党中央最后还是决定把西北局领导工作的重任交给了他.任西北局书记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36.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攻入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反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和煤矿工人立即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并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本文重点论述了石圪节、华丰、枣庄、峰峰、六河沟、焦作、大同、淄博、开滦、本溪煤矿工人和东北煤矿"特殊工人"夺取抗战胜利的史实。  相似文献   
37.
38.
抗日战争时期《赤旗歌》(又称《红旗歌》)在东北乃至全国各民族抗日军民中广为传唱,成为抗日战士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强大精神武器.然而,《赤旗歌》并非东北中朝抗日军民首创,其国外渊源有迹可循,从"放送者"到"接受者"的传播途径颇为曲折复杂,同时在其流传过程中从歌词内涵到音乐形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因此,跨越国界、时空的《赤旗歌》既是渊源学的最好研究对象,又是反映20世纪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理想所具有的强烈时代感召力以及音乐所具有的"世界性"的最好范本.通过对《赤旗歌》在抗战时期东北各民族抗日军民中的广泛流传及对其渊源的追溯,可以揭示中国朝鲜族抗日歌曲背后的文化现象及当时人们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9.
4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建设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建设经验,主要包括提供保障措施、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注重保教队伍的建设、关爱幼儿的身体健康、开展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现边区学前教育活动,探寻其成功经验,继承与发扬红色教育精神,对新时期幼儿的培养与培育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