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任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70-73
朝鲜战争前期,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干预和扩大朝鲜战争的决议,其实很多对决议投赞成票的国家并非无条件追随美国。对美国扩大战争的倾向,美国的部分盟国及以印度为首的亚洲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内外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争,成为推动朝鲜战争局部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13.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58-66
日本说话文学的集大成之作《今昔物语集》两篇中讲述了秦始皇时期佛法东渐故事与秦朝建国灭亡史。编者对秦始皇故事的阐释与再构建,对故事位置的巧妙安排以及对中国叙述与日本叙述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折射出平安末期的日本欲宣示其优越性的对华意识。它伴随律令制在日本逐渐解体而生,是政治局势在文化层面上的反应,是日本自我意识觉醒、民族主义膨胀的表现,也是日本人在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构建中向华夷秩序的中心中国主张自我的结果。其实质是古代日本在自卑与自大的交叉挣扎中酝酿出来的一种扭曲心态与自我臆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贾长路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5):537-543
抗衡限制性援助是美国政府贸易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限制性援助的使用,美国政府采取了两项主要战略,一是推动并参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关于限制性援助的一系列谈判,直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二是设立限制性援助基金,直接抗衡限制性援助。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多周期连续促销背景下,假设需求受上下游企业促销努力水平、产品商誉和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共同影响,考虑产品商誉和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动态变化,构建双渠道模式制造商和零售商线上线下联合促销的四种微分博弈模型,以解决供应链上企业的促销决策问题。结果表明,两阶段补偿契约提高了零售商促销的积极性,实现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帕累托改进,在买方抗衡势力的作用下,制造商将进一步提高促销成本分担比例使得零售商达到集中决策下的最优促销努力水平,但该契约对制造商促销努力激励不足。为此,进一步设计两阶段成本分担契约以实现同时激励上下游企业的促销努力,无论买方抗衡势力如何变化该契约都不会造成上下游企业的决策偏离,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7.
宽容的态度和行为 ,是一个民族和个人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但宽容不是无动于衷 ,更不是毫无节制的放纵。真正有价值的宽容是以有理、有利、有节和一定程度的抗衡为保障的。宽容与抗衡是一对矛盾 ,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人类的许多生存问题 ,正是在对这一矛盾的准确认识和适度把握中 ,才不断得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虞斌龙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5
中美关系自二战之后经历对抗到缓和的过程,不仅在经济和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始终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认清美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霸道行径,对防止“西化”和分化,维护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贵孙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27-31
随着零售业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和大型零售商不断涌现,零售商买方势力日益突出。买方势力问题已经受到了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零售商的纵向或横向兼并、由零售商规模所引致的谈判力量以及供应商对零售商的过度经济性依赖,是零售商买方势力形成的主要因素。买方势力所形成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对消费者和中小零售商产生负面影响的买方垄断效应和水床效应,以及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抗衡效应。对零售商买方势力的政府规制应该着重关注零售商的并购行为、滥用经济依赖性和纵向约束行为。 相似文献
20.
序到目前为止,这是贝尔纳(Bernal)写的最好的一本书。他首先从人文学、法律、哲学、政治经济理论到以马克思命名的世界观的形成看到了马克思的进步。马克思理论中较为人熟知的部分,在这里以很敏锐的评论和较难搜集到的马克思的作品作为例证材料加以丰富。这是文章特殊主题的前奏。文章主题是学生较不熟悉的话题,即指马克思为了详尽阐述其理论运用了自己在数学、技术和自然科学方面所做的研究。这是把历史唯物主义扩展到自然辩证法中去的地方,在这里,贝尔纳具有无与抗衡的能力。按照他的观点,我们看到马克思不仅是历史科学的奠基者,而且也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