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7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56篇
劳动科学   56篇
民族学   244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194篇
理论方法论   265篇
综合类   2721篇
社会学   309篇
统计学   92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682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近年来,"人类世"的提出引发了西方生态哲学理论的后自然倾向,它强调要打破现代性以来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解构环境主义的自然观念并构建一套应对人类世时代生态危机的实践模式。但这一后自然倾向具有内在的理论局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是克服后自然倾向内在缺陷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构建人类世时代生态哲学的核心资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本体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发展论和实践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工程的思路和生态学为基础的方法论。这一系列重要思想相互联系并构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为生态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2.
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理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脉络及其独特性,特别是深刻认识中国三农问题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背景。充分考虑乡村振兴战略所涉及的各类资源要素的特殊性,研究资源要素-资产转换机制问题的有效构造,是乡村振兴推进及战略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而要制定有效解决资源要素向资产转换的政策,关键是要理解各类要素-资产转换(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内在机理,特别是动力机制和障碍因素。基于"要素-产业-资产"转换的基本框架,揭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三农问题统筹整合的内在机理和影响因素,探求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与三农发展的最优路径和管理模式,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及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乡村振兴战略整体上看是一个农民、农业与农村联动问题,从"三农"问题统筹整合的视角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8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将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方略。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总体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分别对应"产业、生态、文化、组织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振兴,是紧密衔接、缺一不可的整体布局和实施路径。鉴于此,深刻分析乡村振兴五大总体要求的内在意蕴及联系,这对于理解作为国家宏观顶层设计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为: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条件、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落实五大要求,践行实施路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84.
乡村家庭秩序是与"家"有关的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结合关系和较为持久的互动模式。在传统农耕社会,乡村家庭组织和秩序模式持续稳定,形成了以"五伦"为核心的伦理结构,而以血缘为本位,以家国为伦理主体,宣扬差别与和谐共存的伦理逻辑是乡村家庭制度展开的依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国家治政、市场运作与村民选择的多极力量影响下,乡村家庭伦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混合模式。随着传统家户制度的改变,当前乡村家庭结构呈现血缘依赖与工具理性并存的趋向,而衔接家国关系的"家共同体"不断分解,个体化行动在建立家国连续统中的作用突显。伴随着新型秩序的生产,乡村家庭仍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相似文献   
985.
《文史哲》2021,(2):5-15+165
当前的学术理论话语,多数要么扎根于西方经典自由民主主义意识形态,要么选择其对立面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包括中国革命的"群众路线"意识形态。本文试图探索综合与超越两者的道路,从历史回顾和前瞻愿想的双维来论析,介于上述二元之间的、或许可以称作"民众参与",不简单是"民主"或"群众",乃是最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和当今需要的理念、最能够代表中国自身在宪法和党章中设定的"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崇高治理目标。近四十多年来,国家已经大规模让权于人民,先是赋予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耕地经营权,而后是通过市场经济赋予(城乡)人民在市场化了的经济中的私有创业、营业权,更是非常广泛地在治理实践中,采纳发包与承包的互动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包括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国家与社会人民之间的关系。今后国家应该更进一步朝着如此的方向来激发更强大的政府领导+民众积极参与的能量,并借此来更有效地抑制长期以来的官僚主义问题,据此来建立一个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方式。  相似文献   
986.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是5·12地震10周年,对都江堰市向峨乡震后建设的变革、经验与振兴进行概念阐述、理论研究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时代意义。都江堰市向峨乡乡村振兴战略链是向峨乡发展的谋划和指引,党建思想工作链、经济社会发展链和自治法治德治链三者彼此环环相扣,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且最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稳定的内聚力。震后10周年的向峨乡在经济建设、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变革,丰富的经验,并且设计了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987.
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于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局的系统性工程,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完善政策性金融立法应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深化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支农的资金整合,促进服务实体经济;完善商业金融立法应当以服务\  相似文献   
988.
989.
在当前的现实状况中,身体因我们对身外种种他物的追求,或累于世或被窒息或被过分张扬。面对这种种境遇,身体作出了自身的反映,以自我的毁弃或自我的放逐来反抗其所遭受的种种暴行。面对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以往所采取的身体态度。  相似文献   
990.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