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3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90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1577篇
社会学   190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受制于清廷的文化政策和时代思潮的理学化,《水浒传》在清代的接受一直处于被遏制的境地。小说序跋是清代文学阐释的重镇,而序跋者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立场和对水浒禁毁令的毁誉,在评价《水浒传》时,表现出了鲜明的对立观点。"诲盗说"与"尚义说"的二元冲突对立成为清代解读《水浒传》的重要两极,进而奠立了清代《水浒传》接受的两条截然相反的阐释路径。《水浒传》序跋的商业化解读不仅远离了对艺术真善美永恒价值的追求,同时也将文学引向一味迎合受众的深陷俗滥泥潭的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82.
1949年以来的回族文学,由于接受语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接受主体经历了从"一体化"到多元化的变迁,接受维度也相应地从回族民俗层面逐渐深入到回族的族群情感内里,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发展趋向。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影响误差,使得回族文学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必然的文化过滤这种文化过滤一方面反映出回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可通约性,同时也彰显了回族文学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3.
梁启超的散文批评观形成于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语境中,融合社会现实、域外文化和本民族传统三个维度的合力而成,表现为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带有鲜明的现代转型特征与创新特质。其对"文道"关系、文章之"法"、言文一致、文体概念等都有独到的观点与看法,在散文批评理念上突破传统走向现代;特别强调创作中的"灵感"因素与"自我"品格,在散文创作主体上追求独立性;设定了与古代散文有着不同阅读"期待视野"的读者群体,在散文接受主体上突出大众性;要求散文的表现形式突出"形散"、创作主题强调"神不散"、意境风格追求情理交融,在具体创作方法上体现了现代散文的风格特征,这些已经具备了现代散文批评的理论要素与理论品格,对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独立与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  相似文献   
84.
读者接受理论认为,文学的历史应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同时也是作品再生产的 过程,是历代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认识、反应和评价的历史。对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的接受特征进行考察并比较,涉及二者在 接受主体、接受场域(环境)、接受(传播)过程与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85.
温潘亚 《河北学刊》2006,26(4):122-126
接受美学文学史模式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在期待视野融合中朱透视文学的效果史。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类型,读者在文学史中地位的确定,文学史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效果史与接受史的结合,显示出建构一种总体文学史的意向。它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新范式,具有着同过去一切文学史理论不同的全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对文学总体活动过程研究的新思路,实现了文学史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86.
李清照和朱淑真是宋代两位最著名的女词人,她们以卓越的创作成就深远地影响了后世文学,为历代读者广泛接受.综观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被接受历史,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接受差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接受历程的不同;二是情感认同的差异;三是接受模式的区别.通过考察和分析李清照和朱淑真词的接受差异,能更加深刻地洞悉李清照和朱淑真词的美学特征、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7.
金圣叹研究一直是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对金圣叹的关注始终没有停止过.审视金圣叹研究的历程和现状,可以预期,在新的学术视野中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作接受史研究,是拓展和深化金圣叹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
艺术接受程式化是指受众倾向于按照既有的心理模式或思维定势接受作品,受众的接受动机主要为消遣、娱乐,接受状态比较被动,接受效果主要为表层愉悦。当下网络小说接受的程式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内容选择类型化、关注热点快速更替和接受视角单一化。网络小说接受的程式化现象是由复杂的社会条件和受众固有的接受心理决定的,有其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但其对艺术的负面效应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89.
“隔”是中国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是指文艺创作中写情状物不真切、不明晰。而在审美接受中也同样存在着“隔”,这种“隔”通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仅仅停留于字面,对文艺作品进行了一种历史的、日常的、实证的解释;另一种是不满足对作品的文学、美学诠释,而执意追求文学的深度诠释,从而造成“过度诠释”。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到了中国古典美学从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支持。但是,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抗。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