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6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2188篇
劳动科学   222篇
民族学   348篇
人才学   506篇
人口学   102篇
丛书文集   3622篇
理论方法论   1002篇
综合类   5996篇
社会学   1461篇
统计学   27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83篇
  2023年   956篇
  2022年   911篇
  2021年   1205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37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104篇
  2012年   1166篇
  2011年   1001篇
  2010年   910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85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依据协同创新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能力和精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中“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与理论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机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62.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的获得感目前已成为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体育院校,无论是校园环境、育人体系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性格习惯都有其特点,以体育院校学生为特定研究群体,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中心问题,从现实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困惑出发,分析影响体育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原因,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来探索可行性路径,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入脑入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功能,为体育生的成长引路导航。  相似文献   
963.
创造力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由国家制造走向国家创造的关键所在,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资源,高校学生能力素质关乎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学生创造力培养本身是系统工程,学习环境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场所。伴随新时代的到来,从就业压力来看,高校大学生缺少的并非是市场需求,而是创造力,高校学生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创新人才。为此,本文对从环境氛围、高校师资队伍、高校管理、“创客”教育以及学业评价五方面探究高校学生创造力培养路径,旨在为国家发展输送创造力高校学生。  相似文献   
964.
在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缺少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在和谐交通背景下提出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路径改革策略。策略内容如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课堂授课与课外实践真正做到有机结合;加强交通工程类本科院校与校外机构的合作,融入科技化因素,加强院校之间的交互与协同,调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时,需要融入实际案例与现实项目,探讨和谐交通要求下现有的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新交通产品的能力以及应用新交通技术的能力;建设前瞻性、适用性的实训室,实现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实训教学环境的优化;有机结合各种评价方式,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实施设计的教学路径改革策略后,该院校交通工程专业大二各班级学生的成绩均有显著提升,各班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965.
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给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失效”危机,高校思政教育长效性建设应重视机制建设。强化思政教育,是学校一项系统性工作,核心是要建立一套可以有力保障思政教育继续获得实效的长效机制。为此,应该构建领导机制与管理机制,构建并且完善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与全员育人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与服务充分融合的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机制,构建并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保障机制,建立长效的工作评价机制等,接下来,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究,旨在能推动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66.
地域文化蕴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地名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涵养爱国情怀。在新时代下,全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根据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全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推动全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究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路径,可促进地名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推进高校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967.
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程度日渐加深,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养老机构迫切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为老年人提供规范化的养老服务。目前,由于部分从业人员存在学历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培训,导致养老服务的供需关系处于失衡状态,严重阻碍养老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养老机构的人才需求现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系统梳理养老机构人才需求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养老机构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8.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形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习惯,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直面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以守正创新为原则,努力构建一体化大思政格局,推进思政工作模式改革,形成新融媒体思维、拓展新的工作方法、构建新的工作平台,实现新的资源共享,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贯通。  相似文献   
969.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教育应该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以“问、讲、练、演、论”为关键词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一种可复制、多元立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模式与实践路径,希望借此推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70.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期中国走向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阶段性目标总结和指导意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为党和国家培育新时代人才、促进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举。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以人为本、内容专业系统、体系自我革新进步等原则,要精细化筛选思政内容、打造政治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多元化渠道齐头并进,以更科学、高效的方法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内涵要义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