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7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90篇 |
劳动科学 | 32篇 |
民族学 | 45篇 |
人才学 | 154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40篇 |
理论方法论 | 161篇 |
综合类 | 1341篇 |
社会学 | 676篇 |
统计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221篇 |
2012年 | 281篇 |
2011年 | 273篇 |
2010年 | 290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303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周海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英语中,Get-Passive是一种新兴的被动语态形式。目前,相对来说它的使用还没有Be-Passive那么广泛,一般限于口语和非正式书面语;但它却有着用得愈来愈多的趋势,是一种生气蓬勃的语言现象。本文依据语言事实并结合语言理论研讨Get-Passive的有关问题,同时对某些有关论点提出作者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02.
103.
病句对于小学生来说,已成了屡见不鲜之事。然而现行初中语文大纲也淡化了句子成分教学,中考高考所占比分更是足不挂齿,鉴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忽视病句教学吗?回答是肯定的,必须高 相似文献
104.
在计算教学中,要想减少学生计算出错,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就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05.
教育从习惯开始,要让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的小朋友在最短的时间内纳入规范、有序的小学生活,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集体意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关系人、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6个方面断层问题,让孩子平稳顺利地完成从学前教育到小学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6.
刘玉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12
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对宏观经济目标产生复杂的影响 ,使宏观调控目标增多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从而可能会产生内外平衡的矛盾 ,使政府面临政策困境。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也使我国不可避免地面临内外平衡的矛盾 ,在政策上就表现为国内财政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从 1994年到现在 ,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内外平衡的矛盾 ,政府通过实行有效的政策搭配 ,缓解了内外平衡的矛盾 ,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7.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郭海明教授于1993年被保送进入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他十分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因此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不同阶段对学习方法的要求自然不同,尤其是大学,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阶段,高中为灌输式,大学则是自由吸收式.郭教授能达到现在的高度,与他的学习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回想起在河南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光,郭教授感慨道:“当时学校的条件不是太好,教室和宿舍都没有暖气.即使很冷,我也会早起去学习,为了学习和科研,我可以少睡觉、少吃饭.因为我对自己所学的东西都是感兴趣的,所以不觉得累和苦.” 相似文献
108.
每个读书人大都会有自己的读书习惯。多年的读书经历,我养成了“以貌取书”的习惯:先看出版社和书的印制以及著者和书名。余三定主编,六十七位学者合著,洋洋六十七万字,装帧考究印制精美的《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探讨了超常搭配的语境因素和修辞依据,认为超常搭配是语言规则在语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但是这种创新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实现并且具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马卫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106-110
改革文学以其对现实人生的执著关怀,再现了大变革背景下中国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社会的个人化所伴随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的重新确立带来的个体精神困扰、惶惑与焦灼,使改革文学中凸显的变革时代城市特有的喧嚣与嘈杂,具有比表层的社会意义复杂得多的历史和心理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