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45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东岳论丛》2021,(1):38-44
以“杠精”为首的网络热词“X精”构词现象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微观产物,它不是网络新词而是旧词缀的新用法。通过将“X精”与传统词汇如“狐狸精”“马屁精”等进行对比,并对其内部成分、句法结构、语义指向、语义色彩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后可基本确定,网络热词“X精”已具备成熟的自源性指人语素类词缀的特征,是网络语言指人语素类后缀构式家族的一员。“X精”及其所属的网络类词缀代表了网民对自我和他人的“网络化侧写”。这种将传统语言要素经过“转码”变成网络热词的产生途径也许会成为未来网络语言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2.
语词意义包括三种样态:即指谓、意含与词似。  相似文献   
163.
本文同意陈尚君、汪涌豪所提出的《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所作及《二十四诗品》出自《诗家一指》的观点,但认为其所提出的明怀悦作《诗家一指》包括《二十四诗品》的观点是错误的。明初赵谦《学范》引用过《一指》,较怀悦的时代早七十余年。《天一阁书目》著录怀悦编集《诗家一指》,并录怀悦叙,可证《诗家一指》非其所作。本文考察了《诗家一指》的不同版本系统,认为史潜刊《新编名贤诗法》本题名为《虞侍书诗法》的本子更接近原貌,从而根据版本及有关材料认为《诗家一指》包括《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有可能是元代的虞集。  相似文献   
164.
本文在简要介绍Ariel的可及性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认知推理在深层回指确定中的功用,指出深层回指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语篇接受者的认知思维,其指代的确定是语篇接受者运用认知结构中有关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和世界知识进行推理的结果.不过深层回指的确定有时也有失败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深层回指可及度所致.  相似文献   
165.
关于古汉语中偏指之“相”的词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表偏指的“相”是副词,具有称代作用。本文认为表偏指的“相”应为代词。因为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根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表偏指的“相”的语法意义是起指代作用,可以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根据语言学中的递差理论,表偏指之“相”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由副词向代词的过渡,因此,把表偏指之“相”看作代词,比看作副词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6.
"三"在汉语中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不单纯是一个实际的数字,它有时也用来虚指"多"或"少"或概言"全部"。本文立足于《论语》,参以先秦其它文献,初步论述古汉语中"三"的虚实指在形式上的差异,进而探究这种虚实指在现代汉语中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7.
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Langacker的参照点-辖域理论和Ariel的可及性理论,研究了英语中以单数第三人称所有格(以his为例)为参照点所接触的目标实体的一些规律;比较了与之对应的汉语所有格参照点和目标实体的认知异同,并指出了这种认知异同是英汉文学作品翻译时的一个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治堵,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年底公布了《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其中最引人关注和争议的当属摇号限购。“摇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北京的交通压力,但深究发现其背后涉及很多法律问题,如行政立法越权问题、违背宪法平等权问题等。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今后始终要坚持法治原则,培育行政机关的守法意识,在此基础上削弱并控制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再者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诉讼受案范围,最后在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保护公民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169.
若愚与若智     
若愚,指一个人看起来笨笨的,但其内敛的生命却蓄满了智慧。若愚之人,不是真愚,只是守愚,这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境界,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正如"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若智,指一个人外在看起来精明干练,聪明机巧,吃不得半点亏,实则是"草包"一个。是为"外智而  相似文献   
170.
疑问用法是疑问代词“谁”的基本用法,非疑问用法是这种基本用法的引申用法。本文根据“谁”的所指代或所指称的对象同话语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谁”的非疑问用法几种形式:任指,虚指,定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