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45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71.
《新天地》2015,(3):47
北京读者李荪:我是一位70岁的退休教师,近日有低热咳嗽的症状,前两天听说北京报告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由此在北京居民中引发了热议,我也心有余悸。请问我的病情是否与麻疹有关呢?麻疹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严重者是否有危险?如何预防?专家解答:麻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这种疾  相似文献   
572.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在于使用”论点的确在《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并不是说这种重要性在该书每一节都有所体现。在该书前137节中维特根斯坦对语词意义的评论主要集中在语词的“使用”和“实指解释”,第43节因为提及了上述论点,因此显得重要。在§43b中理解“实指”概念必须以正确区分“实指定义”“实指解释”和“实指描述”三个概念为基础,维特根斯坦所使用的“实指解释”是在假定了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具备了完整语言能力的情况下,才认为某个名词意义可以通过“实指”动作将语词“意义”和它的“承受者”联系起来以得到解释。“整体式”阅读主要关注后期维特根斯坦“描述”视角和“评论式”风格。基于“整体式”视角,在§43a有关“意义在于使用”的观念中维特根斯坦并不是在提供某种意义理论,他只是在对语词意义作描述而不是下定义。语词“意义”和其“用法”不仅不同,而且不能互换,这个“使用”概念只是对所有有关语言游戏事例的概括,只有在语词具体使用语境中才能理解语词意义。维特根斯坦在第43节是在谈论语词语言学意义而非形而上学意义。  相似文献   
573.
涵指、元语言、神话与意识形态几个概念的关系,即便在学者约翰·费斯克和教授隋岩那里,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使用或错用误用。通过回溯到罗兰·巴尔特,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后,本文认为:第一,涵指与神话,是能指的形式,隶属于将文化自然化的意义编织过程,体现为一系列修辞方式的总和;第二,元语言与意识形态隶属于将自然文化化的意义解析过程,是所指的形式,本质是一系列解释规则、评价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总和;第三,在涵指—神话与元语言—意识形态两组关系与两个过程,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存在着互融与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4.
竺柏岳 《中华魂》2014,(20):57-59
近日翻阅《文心雕龙》,颇有所感,特记下心得,以求高明指瑕。那么,刘勰何许人也?刘勰(465—520),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祖籍山东莒县,世居江苏镇江,早年丧父,立志苦读,投奔南京定林寺10余年,钻研佛经,遍读群书。深知曹丕、陆机的文学批评都是细碎片面的,不能总揽全貌,于是,他决心总结前人经验,评析文坛,作出自己的结论来,写出著名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575.
张鸣 《领导文萃》2014,(16):95-96
正政治人物,做什么都要有借口,或者说提出个主张什么的。没有借口蛮干的,属于什么都不懂的武夫。借口,有的时候属于权力技术,指东打西,指南打北,虚晃一枪,发现的时候,血窟窿已经在了。有的时候,其实仅仅是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盖上一层纱布,薄薄的遮上点就得,因为旁边的人,  相似文献   
576.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公认的学术佳作,但其在注音、译文和注释三个方面存在一些瑕疵。该著对《论语》中出现的人名“亢”、地名“费”等注音有失准确;译文语言在个别处未能尽“雅”;注释上也存在有待改进之处。译文应以现代汉语为表述工具,追求“准确”、“顺畅”、“雅致”的表述。  相似文献   
577.
“框棂关系”是廖秋忠针对汉语语篇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名词性成分而提出的语篇关系理论,王军将该理论框架扩展为不受语言形式束缚,两个语篇成分在概念层面相互照应的语篇关系。研究表明,扩展后的“框棂关系”理论能够用于对模糊回指现象的统一释义,只要先行项能够为回指项构建合适的认知框架,通过认知推理过程激活恰当的棂,语言层面模糊的回指同样能够顺利完成释义任务。  相似文献   
578.
《老年人》2014,(8)
正复方手参益智胶囊全面支援大脑、营养大脑,治疗脑萎缩、痴呆症关爱老人从头开始发现老人:老是流口水,神情漠然,丢三落四,头摇手颤,有时连喝口水都呛,走路不敢迈开大步,要人领着走,老是说小时候的事,常把拖鞋放进冰箱里,煤气老是忘了关。这些都是脑萎缩、痴呆症早期症状。建议提醒脑萎缩早期往往不被重视,其实  相似文献   
579.
在汉语中,除了句首主题、主语和宾语之外,主语属格语位置上的指称对象也可以受零代词回指。这不仅增加了零形回指先行语识别的难度,尤其是主语和主语属格语何者为先行语,而且对语言成分的功能分析提出了新问题。研究发现,受零代词回指的主要是结构简单的主语属格语,与主语之间有三种领属关系。其零形回指现象是由该位置上的指称对象的生命性、突显性、物主性等认知因素决定的,使之具有类似于主语位置上的指称对象的高可及性。  相似文献   
580.
类指句基于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对一类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概括性描述。结合体验哲学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类指句的体验哲学基础及认知理据进行研究发现:(1)类指思维具有体验性、无意识性和转喻性;(2)类指句的认知推理主要体现在“类”与“例”之间的转喻映射关系,可将类指句分为“类代例”“例代类”“类代例和例代类叠加”三种转喻模型;(3)类指句中反例的存在是转喻思维的结果。从体验哲学及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类指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尝试,意义在于为指称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