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安全生产在企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安全生产并不单是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就可以顺利进行的,而是应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安全生产的氛围,让每个员工时时刻刻处在这种氛围中,形成安全生产的道德规范,从而去主动遵守。一、安全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  相似文献   
12.
形式美简论     
本文就形式美与美的形式属于不同概念出发 ,论证了形式美的基本特征与心理特性及其审美效应。再进一层就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论证了它和审美主体情感、意志、审美情趣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摘要]美术史学与考古学之间的结合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契合点并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成为学者们正在思考的问题,“美术考古学丛书”的作者们作了很有意义的探索,但就其学科的归属以及“美术考古学”的独立性问题还有待完善,本文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了剖析,希望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磨合。  相似文献   
14.
标志的审美意象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与意会,它是以物态化的视觉形式形成意象审美的沟通与心领神会。在标志审美意象的物态化中,各类审美形态大都以"似与不似"或"似此似彼"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审美特征,因而,"象"的"似与不似"在标志的审美意象中体现的极为明显,成为其特有的属性。以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理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虚实相生"、"惊奇感"等美学思想,融合西方美学的"距离说"理论,探讨在标志设计中对审美意象创作的形态构建与分寸把握,提出只有摒弃过于"似"与过于"不似",才能做到标志的"形神兼备""形神相合""虚实相生"并进而达到其视觉传达效果的完美体现;对现代标志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象创造作出一定意义上的理论阐释,揭示其"似与不似"这一物态化的基本特征与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5.
时振营 《劳动者》2005,(6):24-24
绘画艺术教育是以绘画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性质和功能都与艺术有关,确切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艺术作为创制意象的心灵活动,无论倾向再现还是倾向表现,其所构制的意象,作为心灵创造的世界,就不是实际的现实世界,而是一种虚拟的世界,想象世界,意象世界。就意象而言,艺术创造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是非现实的。可以说,艺术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喻大翔所作的同济诗传<舟行记>体现了他对诗歌形式的重视.他注重诗歌的视觉形象,将图像参与到诗意的建构之中.他利用汉字的象形功能,结合西方具体诗的特点,创作了极具形式感的"象形诗".他还采用摹写的方式来抒写历史中的人和事,并带来了诗歌从形式到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运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精当的语言描绘"老纽约"贵族女性的生活,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上流社会女性的命运和地位.文章在仔细研读作品的基础上,分析华顿小说创作的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家通过对这些贵族女性的遭遇以及她们在社会环境中的错置的深刻摹写,揭示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从属位置,以及她们反抗的声音和日益增强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8.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文心雕龙·神思篇》云:窥意象而远近。花鸟画画家借助于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去捕捉花卉虫鱼的生动形象来歌咏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作品达到写神、写性、写心、写意的境界。《易·传》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加强理念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安全物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语文课改热点之一。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推动下,老师们认识到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带着“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不久前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两场观摩大赛先后举行,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重要的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