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对消费率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4年学术界对消费率空前关注。文章提出政府应当依法办好基础教育,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基础教育倾斜;建立和完善以医疗、失业、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支持“三农”。这些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对政府而言责无旁贷。如果造就了一个较好的制度框架和消费环境,有效改善了居民的收人预期和支出预期,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自然可以实现良性循环。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提高消费率,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42.
按行政区划 ,青海有 8个州 (地、市 )级单位 ,5 1个县 (区、行委 )级单位 (以下简称州·县 )。 2 0 0 0年三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合计为 82 0 6 5 5万元 ,其中省本级占 5 1%、州本级占 18%、县本级占 31%。收入决定支出 ,在支出总额中 ,三级各自所占比重也基本如此。三级行政事业单位年末在职职工人数为182 870人 ,其中省本级占 2 9%、州本级占15 %、县本级占 5 6 %。可见 ,三级在职职工人数分布结构与收入支出结构明显不同 ,这就决定了三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均收支也有较大差异。本文拟对此作一分析 ,并寻找产生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一、人均…  相似文献   
43.
44.
在这场新医改战役中,保持清醒和谨慎,敦促方案真正落到实处,显得迫切非常。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尘埃落定。因其在公共医疗公益本质上的回归,方案一面世即赢得好评。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提出。  相似文献   
45.
问题     
《领导文萃》2010,(15):7-8
央企改革尚不到位 2009年以来,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审计署加大了对中央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的审计力度,发现了央企一些共性并且值得关注的问题:有的企业执行国家相关政策不到位,部分项目审批手续不规范。还有的企业决策不规范或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潜在损失。  相似文献   
46.
《领导决策信息》2010,(35):27-2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王小鲁在今年7月份发表《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一文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我国收入差距问题的广泛关注。截止到8月底,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已经三次撰文质疑其数据的准确性。基于2009年对全国19省份64城市4000多户城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王小鲁认为,到2008年,全国可能至少存在着9.3万亿元的隐性收入和5.4万亿元的灰色收入。  相似文献   
47.
鉴于我国遭受美国等国家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通过对贸易收支的弹性理论进行回顾与评述,指出用汇率工具分析贸易收支存在着缺陷,汇率升值不是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多因素结构方法,分析了美国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相关问题;最后简要提出了改善我国贸易收支不平衡的一些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8.
49.
2004年,共和县在推进总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居民消费观念明显变化,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消费方式灵活多样,生活质量逐年提高。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0.
清代的财政收入包括田赋、盐课、关税、杂赋、捐纳和报效,支出则分为皇室经费、俸禄、兵饷、驿站、科场学校、河工塘工经费。道光时期,地丁银始终是最重要而稳定的财政收入,其他各项收入有一定的波动,但意义有限。这表明,即便此时中国已经开始向近代社会迈进,但基本的财政收入格局并未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支出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从总体上说,财政收支尚未走到崩溃的边缘。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光萧条说似值得商榷,可将其概括为有量变而无质变的过渡型财政。另一方面,清廷对全国财政的控制能力已降至极低水平,即便发生巨额的支出,如军需、河工及赈济等,也仍然凭临时的调补来支持,可见统治者尚缺乏长远的打算和通盘的考虑。可以断言,即便没有发生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清代的财政体制也到了必须做全新调整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