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96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隐喻在科技英语中比较常见,翻译中应注意考虑隐喻能否保全、喻体形象如何传达、修辞格如何表现、如何保留喻义等。因此,对能够通过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在目的语中实现从意义到形式与原语对接的,可采用直译方法;对不能把原语中的喻体直接转移到目的语的,若能做到概念域在目的语中的归化映射,可采用意译方法;对原语隐喻中所含概念域在目的语中既不能对等映射又不能归化映射的,只能采取译喻义的办法。  相似文献   
42.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空间概念在人类认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空间与时间的密切关系。同时,选择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空间方位和表时间的介词为观察点,依据类比推理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与探讨人们感知这些方所介词的心理基础,观察它们是如何映射到时间表达上的,从中揭示两种语言在表达时间上的共同点与差异。最后。简要分析了此类比性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44.
通过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现状的分析,指出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基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是项目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匹配理论,包括战略匹配、功能模型匹配、实施过程匹配、接口匹配等内容,以及适度超越、同步发展、技术、个性化的匹配原则;围绕匹配度测算问题,建立了映射模型,定义了映射函数和映射法则;最后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5.
减少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早期收缩裂缝的构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近年来一些工程中,现浇楼板出现早期收缩裂缝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从设计角度提出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构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6.
哈节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京族最大的节日。本文通过论述哈节的节日仪式活动,透视中越京族的文化演变与文化映射状况,基于族群认同,提出了哈节文化映射形象三种建构方式:一是借鉴现代先进文化,创新哈节表现形式;二是肯定同源文化,丰富哈节文化内涵;三是接纳爱国意识,强化哈节文化底蕴,为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提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中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现状的分析,指出先进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基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是项目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匹配理论,详细阐述了匹配理论的内容和原则,围绕匹配度测算问题,建立了映射模型,定义了映射函数和映射法则。  相似文献   
48.
本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高等代数的主要特点,阐明关于等价、同构、映射与反演的思想是高等代数理论演绎和处理实际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在这基础上,运用思维科学的观点分析了高等代数这门学科在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49.
类比和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常见的两种语义建构机制,其最终目的是降低认知难度,因此经常被运用在以阐释为目的的科技英语文体中。两者常因映射机制的相似性而被混淆。然而,从结构映射及概念隐喻理论可以看出,类比侧重系统结构的映射对接,而隐喻侧重概念特征单向投射。即使显性或隐性地共同呈现出“A is B”的语言结构,在具体语境中也有类比或隐喻的侧重性,而非完全雷同,但在某些语境下又可能存在相互补充的糅合关系。  相似文献   
50.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本文运用认知学理论分析了隐喻的三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喻的翻译原则以及翻译技法:1.保留原喻体形象;2.喻体形象转换;3.舍弃形象只译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