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30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38篇 |
劳动科学 | 115篇 |
民族学 | 147篇 |
人才学 | 281篇 |
人口学 | 37篇 |
丛书文集 | 3792篇 |
理论方法论 | 656篇 |
综合类 | 7190篇 |
社会学 | 635篇 |
统计学 | 2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257篇 |
2021年 | 337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303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227篇 |
2016年 | 265篇 |
2015年 | 437篇 |
2014年 | 897篇 |
2013年 | 731篇 |
2012年 | 763篇 |
2011年 | 941篇 |
2010年 | 902篇 |
2009年 | 1011篇 |
2008年 | 1276篇 |
2007年 | 877篇 |
2006年 | 776篇 |
2005年 | 752篇 |
2004年 | 609篇 |
2003年 | 582篇 |
2002年 | 522篇 |
2001年 | 476篇 |
2000年 | 386篇 |
1999年 | 191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看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精神性的存在,把认识的客体看成是精神性的主体之所创造、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仅看成是认识者,没有看到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没有看到客体也是人实践的对象。本文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基础上以实践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区别旧唯物主义提出的"能动性"为着眼点,加以论述,确立实践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尝试"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思维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92.
孙东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4):151-157
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属性是生态治理合法化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行为方式和评价依据,因而成为生态治理研究的热点之一。自然界的先在性是生态治理主体存在的前提,它从根本上奠定了生态治理实施的场域,然而生态治理主体内部却存在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张力。实际上,生态治理主体的合理性建基于群己关系,并根据这种普遍关系的伦理性赋予生态治理行为的合法性。为此,需要从有机思维角度重构生态治理主体的行为规范,即立足于人类社会聚焦于生态消费观念及其行为。 相似文献
93.
94.
95.
认知传播研究在中国经历了30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理论框架,逐渐显现出传播学未来演变的中国特征,被认为是传播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分支。认知传播学的三大价值题域包括:对人文视角、人际关系和非实体空间的发掘,坚持了一种从主体性升华为主体间性的人文主义进路;把体验作为人类传播实践的中心,涵盖了从意向性中认知世界的直接体验和着重于阐释传播的间接体验;认为所有进入人脑的事实和意义都经过了知识、经验、情感、立场、爱好等主观因素掺和施效下的心智的加工改造。 相似文献
96.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系,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党的文件中,关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提法是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其改为… 相似文献
97.
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以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不能一概否认民主在剥削制度下的存在性,恰恰是由于民主在一定范围内专属于统治阶级,因此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作为基本要义的民主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替而改变和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也是近代在追求理想社会制度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的。 相似文献
98.
论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 .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已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9.
事故犯罪具有法益侵害的严重性,学界对事故犯罪的研究有所缺失。笔者认为,事故犯罪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主体违反注意义务,产生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权利的严重结果,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以事故犯罪的概念为逻辑起点,事故犯罪的主体则是指实施事故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相似文献
100.
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变化,究竟是一种皈依唯心主义的宣言,还是获得了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关系的全新理解?本文通过对杜娜叶夫斯卡娅在这一问题上的原初语境的研讨,指出列宁在1915年之后所重新建立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实际上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主体自由创造运动的一种辩证改造.它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列宁对唯心主义观念的接受,而应看作是列宁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的重新激扬,它最终是要指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的历史实践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