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芳芳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1,(8):33-33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一个陌生人与你相遇,只占你生命中短短的一寸光阴,有时却又显得如此珍贵。十九岁那年,我第一次去北京,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那一步。任我在他校门口一直等着,他还是没有出现。夜还是来了,我流干了泪,收回了所有希望,准备打道回府。等我到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已走了。幸运的是,去上海的还有一班。半夜的时候,我登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心急来寻男友的我,竟忘记带件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衫。一会儿的工夫,身上的鸡皮疙瘩像 相似文献
72.
73.
74.
正“东方有课堂,西方有课堂,此见同,此识同,皆以展示和开启智慧为首要使命。东方有教师,西方有教师,此心同,此理同,皆主要在课堂里完成展示和开启智慧为使命之使命。”这是在陶志琼老师翻译的《透视课堂》第十版中的序,咀嚼着陶老师充满诗意和智慧的文字,我深深地为作者那独到的见解、睿智的思维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折服。现在回想起来,整个阅读的过程就像行走在一个曲径通幽的花园一样,陶老师就像一个偶然相遇的睿智慈祥的长者,耐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79.
邢冬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22-28,191
如何理解16世纪以来的西方科学传播史?20世纪60年代,基于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美国科学史家巴萨拉提出了一个包括三个相继阶段的传播模型,这是一种线性的、单向的与同质化的殖民主义扩张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实践文化”研究的兴起,田野科学进入了科学史家的视野,开始用“文化相遇模型”取代线性的“传播模式”,倡导后殖民主义的多元相互作用的历史,偏爱一种非线性的、多元视角的深描,研究历史中机遇性交流实践,重新解释非西方文化及其自然知识的遗产,关注科学实践的多维度的地方性情境,消除帝国主义在宏大科学叙事的历史舞台上的绝对中心地位,创造出一种西方与非西方的历史的相对平等的有效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80.
张春燕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3(1):75-81
鲁迅的"还乡小说"系列中有一个稳定的结构模式:离乡者"我"的还乡结构中,内含着"我"与故人相遇的模式,通过陌生化的故人相遇场景暗示离乡者与在乡者的文化差异,将国民性纳入到启蒙话语框架中进行解释,同时以异己性的眼光反观认识到自我的身份焦虑;故人的讲述中含有一个内核性质的故事,言说着故乡生命形式的复制以及自我与传统的亲缘联系,是对国民性成因的追问;"我"与故事之间的情感阻断成为结构文本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鲁迅的精神结构的文本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