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320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企业文化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群众性实践的企业文化方式,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而将"家园文化"打造成企业的品牌活动,有机地结合企业文化和群众实践,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是企业素质水平和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42.
流散一词最初指犹太人四处漂泊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起,更多喻指背井离乡、渴望故乡复兴的情怀,并成为当代人跨境生存方式的类型写照。老挝苗族源自中国,直至20世纪40年代在老挝才开始享有自治权,之后在秘密战争中登上国际舞台。美国苗族学者李麦娜的《苗族"家园"之梦:法属印度支那的合法性追求(1850-1960)》一书研究了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领袖争取权利与合法性的历史。文章认为该书呈现出崭新的视角,如对老挝苗族救世主型领袖的新认识、采用二分法进行谋篇布局、指出苗族未能在老挝建立民族"家园"的原因等。文章也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不足,即未能对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的一些重要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恩格斯的"国家"概念入手,文章梳理了老挝复杂的民族问题以及苗族与老挝其他民族的关系,指出无论是政治掮客,还是救世主型领袖,皆因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不可能带领流散中的苗族建立统一的"家园"。最后,文章指出,将建立"家园"的梦想寄希望于"苗王",实际上是老挝苗族一直以来作为流散族群的集体情感的体现。而封建政权、国外势力却将老挝苗族推向了更大范围的流散。因此,建立统一的"家园"俨然成为他们剥离时空的夙愿,抑或是作为"他者"身处跨界边缘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时无所适从的梦想。  相似文献   
43.
世界最高处 吉祥新家园——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1—15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拉萨召开。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供的数据振奋人心:2006-2009年,西藏已累计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23万户,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安居工程建设规划,使120余万农牧民搬进了新居。截至目前,西藏安居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35.58亿元,同时累计解决了122.2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228个乡镇、4222个行政村通了公路;新增和改善用电人口11万人;行政村通电话率达85%:乡镇通邮率达80%。  相似文献   
44.
45.
共建繁荣家园的核心内涵是追求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共建繁荣家园的提出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使命,打造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是共建繁荣家园在科技领域实践的必要举措。可以紧密结合共建繁荣家园的各项要求,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差异化科技合作、打造多元化服务体系、搭建立体式金融支持体系、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探索打造创新理念共鸣、科技成果共享、科技信息共通、创新链条共建、科技人才共育的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  相似文献   
46.
刘国挺  樊霞 《老年世界》2009,(18):13-15
距漯河市郾城区8公里,有一座特殊的养老院,叫谐馨家园。 谐馨家园大门外的标语颇有文化气息:“德化仁风,从善如流。”院墙外的墙面上,一幅幅宣传画图文并茂,表达着一个主题:生男生女都一样。  相似文献   
47.
“5.12”特大地震,青川山崩地裂,25万群众受灾,损失特别惨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浙江人民的倾力援助下,青川人民坚定“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豪迈气概,弘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自强精神,打赢了安置攻坚、恢复生产等“十场硬仗”,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48.
《东西南北》2009,(7):10-13
365天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周岁的婴儿,那是他全部的生命;对于我们,那是无数个方案和企划;而对于灾区,365天无法令崭新的家园拔地而起;对于灾区的母亲,365天甚至不够他们重新拥有自己的孩子;对于那些在地震中致残的学生,过去的365天以及未来无数个365天,他们都将终生与残疾的身体相伴。灾区的365天应该就是这样灰暗吧?但在深入探访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乐观和勇敢的灾民,以及他们在这365个日子里写下的一段段奇迹。  相似文献   
49.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结合“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的实践,积极探索并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发动、家园互动、产业拉动的“五动”工作模式,促进“生育关怀行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0.
环境美学的建构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美学不仅拓展了审美对象的范围,而且在新的审美模式的指引下,丰富了人类的审美经验.环境美学的建构性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引发环境经验的审美模式;二是环境经验的审美诠释;三是环境审美的价值.在上述规定的视野中,我们可以从介入模式的重构、家园感的建构与中西美学交流平台的建构三个方面来探讨环境美学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