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88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1895年《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维新派为救亡图存,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纲领,它已经包含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民权学说和科学救亡思想,表明旧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2.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短小却相当重要的文本。在时代语境的裹挟下,它被不断搬演和改编,从其情节模式的重构和对主题的置换,可以观察到启蒙与救亡话语生成中的"再造"特征。同时,这一考辨可以为跨越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改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
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其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 ,服务于时代主题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4.
胆莫过大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我想.大家之所以喜爱它.除了乐曲动听.最主要的是歌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国格和华夏子孙的不屈人格!。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抢”这掷地有声的歌词.是华夏民族由屈辱走向豪迈.由弱小迈向强大的真实写照。建国后,  相似文献   
85.
撰写公文,特别是像起草 (以下简称<决议> )这类内容浩繁的公文,基本要求是什么?必须坚持哪几条原则?为什么?如何才能把握好 ?邓小平同志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并且为我们做出了如何具体运用好这些公文处理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典范.  相似文献   
86.
刘澜波是东北救亡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坚决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杰出战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受中共的派遣,长期在东北军中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开创了中共在东北军中的工作。在中共北方局、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7.
建国以来中苏教育关系的研究是我国对外教育交流史的一个薄弱环节.最近20多年,研究者对中苏教育交流的途径、交流影响及反思角度对建国初期的苏联教育专家、留苏学生、院系调整、苏联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都做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成果.但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关于中苏教育关系方面的综合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88.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国强  王博泉 《职业时空》2008,4(9):108-109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可追溯黄埔军校时期的政治工作制度,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建国以后这一制度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实行。八十年后的今天,虽然社会环境已发生了重大改变,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辅导员在高校中仍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9.
针对有些学者所持的应对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重新定位,并将其视为国共两党共同纲领的观,大,本文从分析《抗战建国纲领》的相对进步性和成因入手,进而比较了其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异同,指出《抗战建国纲领》是具有鲜明二重性的纲领,具备逆向发展的可能,它在国共合作和抗日战争过程中的作用有限,甚至未能规范国民党自身的政治行为。因此,不能将其视为国共两党的共同纲领,亦不能给予过高评价。  相似文献   
90.
儒家思想对孙中山政治思想的形成及其政治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儒家政治思想中的"八目"思想与孙中山的建国构想(包括"五权宪法"、"三阶段建国")在根本政治理念上将统治者的高尚人格视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忽视制度对权力的约束;在政治制度建立的具体策略上把被统治者具体人格的完善看作是国家建立的前提条件;在政治文化上贬低个体权利在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表明这两个思想体系的关系并非表面、局部的相似,而是价值关注和逻辑思路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