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02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巴黎外方传教会对中国礼仪的态度比较鲜明地体现在对丧葬的问题上。该传教会坚定的执行和实践罗马教廷关于禁止中国礼仪的敕令,不仅是天主教排他性的表现,更是为了适应当时恶劣的传教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华国内布道会源于1918年8月中外基督徒在庐山举行的一次灵修会,七位著名华人信徒提议向云南宣教,先于1919年4月成立"中华国内布道会云南之部",后于1920年7月改称"中华国内布道会"。该会先后在云南、黑龙江、蒙古、四川会理开辟教区。该会开启了华人信徒边疆布道的先河,也是当时本色教会运动的一部分,女基督徒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李卫民 《晋阳学刊》2012,(5):3-9,101
导语:章开沅教授是享有盛誉的史界前辈,60多年来,章先生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里勤奋耕耘,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重要学者,在张謇生平与思想、辛亥革命史、中国现代化史、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文献、荆楚地方史等研究领域都推出了重要成果,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与完善贡献很大。章先生还是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  相似文献   
14.
从1922年开始,绥远地区相继出现了当地人办的教会.其中,对绥远地区影响较深的有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根据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的不同特点,对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界定亦有不同观点.其中既有认为神召会是本土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自立教会,也有持自立会开创了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先河,亦有将基督徒聚会处视为名副其实的自立教会的观点.实际上,耶稣家庭才是绥远地区真正的自立教会.  相似文献   
15.
"宗教经济理论"是宗教社会学研究中"范式转变"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这一理论以"理性选择"作为立论基础,把宗教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使宗教研究得以真正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这种新范式是北美经验对在欧洲经验基础上所构建之"世俗化理论"的反思,并且在解释宗教发展动力、宗教组织增长方面颇为有效。本文即尝试适用此理论模型解释一个基层农村基督教会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增长,并检验其中概念与命题的适用性与解释效力;进而,本文选择"管制"与"竞争"作为切入点反思宗教经济理论。根据田野资料,在有管制并且存在软性竞争宗教经济中,中国农村教会实现了复兴与增长,宗教经济理论侧重于供应方的分析不能充分解释在中国宗教复兴中需求方发挥的显著作用;并且,该理论中有关政教关系的诸命题未能涵盖中国政教关系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国际宣教会从创立伊始即将“帮助人类摆脱毒瘾”视为长期奋斗目标。一方面,它接续前辈传教士的传统,在传教地区自觉担负起道德教化的责任,通过舆论宣传唤醒公众的反鸦片意识。另一方面,在基督教国际主义思想的感染下,国际宣教会不仅成为初创时期的国际联盟的拥护者,而且试图影响国际联盟建构下的世界新秩序。在反鸦片领域,国际宣教会积极参与国联鸦片咨询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以及1924-1925年日内瓦国际鸦片会议的各个环节,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禁毒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正是以国际禁毒为载体,国际宣教会在道德教化与政治参与之间找到了耦合点。  相似文献   
17.
孔教会始末汇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教会是民国年间出现的一个以树立孔子为教主为目的的宗教团体,在社会上一度颇具影响力。孔教会主要是由康有为、陈焕章师徒发起,联合了一些遗老及各种保守人士组成。孔教会本是康有为实现当年政治抱负的一种手段,所以,其成立后就介入到民初复杂的政治纠纷中,其兴衰也与时局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孔教会的兴衰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康有为时期,从孔教会的成立到张勋复辟后康有为辞去孔教会会长职,孔教会从开创迅速走向兴盛时期;二是陈焕章时期,在北洋政府支持下孔教会继续发展,但因局势变化已有了衰落之势;三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孔教会最终在政府的压力下改名为孔学会,并逐渐衰微,终至于消亡。  相似文献   
18.
圣石  东海 《公关世界》2009,(6):46-47
春天,满室弥香。这是记者走进“向世界报告北京奥运”的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官方新闻发言人王惠,位于中国海洋石油大厦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她的办公室的鲜香印象。  相似文献   
19.
比较19世纪传教士编写的厦门方言语料和现代厦门方言可以看出,一百多年来,厦门方言常用基本词变化不大;一般词汇则约有半数发生了变化:或成为历史词汇,或精简合并,或义项改变。厦门方言词汇的各种变化,体现了词汇系统的内部竞争及其规律,也是厦门的社会生活各方面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无疑令人慨叹,其存在时间虽短,但其作用影响很大,是中国较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图书馆。教会大学图书馆发端于明清之际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他们入华后便先后在中国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创建为数众多、有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力破千年陈规陋习,将图书馆作为启迪民智的重要文化机构和服务民众的社会事业,从而启开了中国藏书楼走向近代图书馆之进程。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的设立发展,较早将西方图书馆之理论、管理和技术方法等带进中国,实为天下之先,使中国图书馆界传统思想及服务观念变革、进化得以推动,起到启蒙和示范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