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03篇
  免费   1267篇
  国内免费   580篇
管理学   10298篇
劳动科学   685篇
民族学   1946篇
人才学   5059篇
人口学   533篇
丛书文集   14074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4182篇
综合类   43919篇
社会学   12453篇
统计学   999篇
  2024年   472篇
  2023年   1682篇
  2022年   1776篇
  2021年   2401篇
  2020年   1650篇
  2019年   2870篇
  2018年   751篇
  2017年   1693篇
  2016年   2188篇
  2015年   3092篇
  2014年   6598篇
  2013年   5502篇
  2012年   5713篇
  2011年   6864篇
  2010年   6176篇
  2009年   7016篇
  2008年   6882篇
  2007年   5050篇
  2006年   4525篇
  2005年   4202篇
  2004年   3240篇
  2003年   3280篇
  2002年   2933篇
  2001年   2688篇
  2000年   2199篇
  1999年   1112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482.
学术界对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已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他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深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却研究不足。文章以当时刘少奇非常关心的天津半工半读教育发展为参照 ,从天津半工半读教育发展与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发展变化的互动关系中 ,探求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83.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4.
论创新教育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学观十分重视个性发展。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同时也应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485.
用现代眼光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人类文化的终极指归具有同趋性,即在于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教育的人性复归,已成为历史的文化的必然。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与内涵的丰厚性,是一种集人类文化之精华、千方百计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促进人性成长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充满了哲学的、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6.
近几年来,我们在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中感到,一方面社会上对成人教育有需求,但生源上有压力,指标上有限制;另一方面是对成人教育质量有呼声.如何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时又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87.
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 ,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 ,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相似文献   
488.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 ,提出课程改革与培养模式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切实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是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89.
1994年美国首先出现了“技术MBA”的学位教育。技术MBA教育在美国一出现便倍受各公司和企业的欢迎 ,其毕业生大受青睐。本文讨论了技术MBA的特色以及与传统MBA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介绍了美国开展技术MBA教育的经验 ,最后在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开展技术MBA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0.
问题解决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作为教学教育的口号之一提出以来 ,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极大的反映。本文将从分析其历史与现状着手 ,进一步探讨它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