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我国本科教育的教育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阶段本科教育具有教育性只是一个理想的应然判断,实践中的教育性缺失愈演愈烈。对我国现阶段本科教育教育性缺失的症状进行了归总,并对造成教育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终是为了使本科教育重获本体价值,完成自己的基本使命。  相似文献   
12.
分析和探讨了现代教育观念下网络教学评价的形成、操作流程与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网络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明确了网络教学评价导向性、科学性、动态性、层次性、简捷性原则,提出要运用现代教育观念,采用现代技术,以网络通信为依托,采用在定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促使教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出版传播过程中凸显的教育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出版传播过程中凸显的教育性特征,是指编辑出版活动和出版物在流通、传播和读者文化消费的具体过程中对社会受众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感化。这种教育与感化的方式和手段,是通过编辑工作者所编辑的出版物的形态来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和教育的渗透功能,从而来实现对读者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人格完善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之目的的。这种特殊形式的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播渠道,深刻地展示和显现了编辑出版传媒的教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道德承担的主体是个人的;教育亦应该成为道德的调节方式;道德评价的对象不仅是行为,还应包括言语,是对"言行"的评价。因此,道德的定义应是:道德以善恶为标准,是调整个人的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非权力性言行规范的总和。它以教育、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  相似文献   
15.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越来越发挥着不同忽视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高低的认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本文从课程评价的定位、高中地理传统课程评价的误区、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的实作研究以及高中地理课程评价的革新来阐释课程评价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口语是教师职业口语的一部分,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用语。本文针对课堂教学常见语病提出相应的防治办法。并对教学口语的内涵、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认识教育惩戒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不应该施行惩戒教育,答案是肯定的,这毋庸置疑.休谟在<人性论>中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人的不完善性,决定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离不开惩戒,教育不能没有惩戒,因为惩戒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面目一新,精彩纷呈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情景,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新教材融趣味性、教育性、探索性、开放性、适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科学性于一体,深深地吸引广大师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教育理论在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人在使用新教材中感到有几处值得商榷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从班级规约看教育惩戒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对教育惩戒观点不一,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总体来说,适度的教育惩戒还是为大多数人认可的.问题在于,适度教育惩戒的度的分界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在教育实践中很难有统一的度量标准,更多的委诸于教师的个人判断.适度教育惩戒"度"的模糊性导致教育惩戒缺乏可操作性,从而使得教师或者谈"罚"色变,不敢实施教育惩戒;或者曲解法律,滥用教育惩戒权,导致悲剧事件的发生和法律责任的承担.如果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制度构建,适度教育惩戒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相似文献   
20.
批评的尺度     
正教师对孩子的批评,主要是指教师对孩子各种错误倾向的关注、分析、探讨和解答,而绝非一味的否定、指责或"以骂代教"。批评的产生和进行,是随着孩子各种成长危机的出现蔓延而来的,是教育性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可在当前大力强调尊重孩子主体地位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及其教师遭到"师道尊严"的高压,不敢大胆地批评孩子,甚至对孩子明显的错误,也不敢严肃地对待。这种教而不育的教法,是一种有害的教育。但如何利用好"批评"这一手段,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我认为,至少有三种尺度,值得好好研究、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