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17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384篇
管理学   5168篇
劳动科学   1671篇
民族学   1180篇
人才学   934篇
人口学   165篇
丛书文集   1142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385篇
综合类   21978篇
社会学   3163篇
统计学   653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739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874篇
  2019年   873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882篇
  2015年   1458篇
  2014年   3039篇
  2013年   2578篇
  2012年   2937篇
  2011年   3429篇
  2010年   3272篇
  2009年   3306篇
  2008年   4455篇
  2007年   3217篇
  2006年   2585篇
  2005年   2461篇
  2004年   2200篇
  2003年   1840篇
  2002年   1651篇
  2001年   1460篇
  2000年   1009篇
  1999年   543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政治是法律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人类社会并存的两种社会现象,法律和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产生大体同期,性质彼此一致,内容相互交叉,变化彼此互动。在有国家这样的政治组织以来,法和政治就与国家紧紧相随。在经济基础的意义上,法律和政治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在上层建筑的视野中,法律和政治都以国  相似文献   
62.
63.
理欲关系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先秦时期初步提出理欲范畴,但没有将理欲对立起来;宋明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理欲进行了界定,但将理欲绝对对立起来;晚明至清中期思想家则注意到了欲中寓理,从而提出理(道德)应为欲(世俗生活)服务的观念;近代思想家一方面继续批判宋明时期的理欲对立论,另一方面对明清之际所表现出的纵欲之弊进行了纠正。理欲嬗变过程中所显示的如下智慧:道德理想寓于生活欲求、以生活欲求之实现体现道德理想、理欲互动互益而不绝对对立等,对当今社会中的人如何处理道德理想(理)与世俗生活(欲)之关系具有特殊的启迪  相似文献   
64.
论谭嗣同变革法律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力主法律因时变革.其变法理论衍进的基础是"道变器亦变"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西方的进化论思想以及帝国主义的侵路所造成的中国濒临灭亡的局面;谭嗣同变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去名教";其取向是"尽学西法";同时围绕"兴民权"的思想,谭嗣同提出了变革法律的具体设想──设议院,立宪法,推行立法、行政分权制;培养法律人才;修改刑律、商律等。  相似文献   
65.
“经理,我昨天迟到了,……你忘了点名批评我了。”难道经理真的忘了吗?  相似文献   
66.
67.
68.
从历史、文学、宗教和社会实践的观察中,人们会发现:在人类社会关系的构建中,惩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惩罚意味着痛苦,是对自由、财产乃至生命的剥夺,被道德家们认为是一种恶,但道德家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必要的恶。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惩罚这种现象呢?惩罚的正当性又何在呢?众所周知,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报应主义和以边沁、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功利主义为此提供了不同的证明。报应主义主张正义和应得,功利主义主张社会利益最大化。那么,马克思是如何看待惩罚,如何看待两种惩罚理论的呢?一般认为,马克思没有一个关于惩罚的理论。格兰…  相似文献   
69.
哲学的必然是隐喻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里达依据哲学文本中存在大量隐喻的既成事实 ,提出“隐喻是哲学的近邻”的著名论断。这对于开拓人们对隐喻的文化内涵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但其论证却是不充分的。隐喻并非一种独立的语言形态 ,它是所有语言形态中的“共有因子”,它以有限对无限的指涉、以确定对不确定的多向度暗示以及显现本真存在的独特功能 ,超越了普通语言表达哲学的局限性 ,于是隐喻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0.
由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个人信息的一般保护规则难以适用于劳动领域,以个体为主要调整对象的现行法律无法为劳动群体的信息权益提供有效保护。而作为缓解劳资冲突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专门组织,为劳动者个人信息等精神性人格权(益)提供有效保护是工会的应然职责。因此,借助工会的力量就个人信息处理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谈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足劳动者欠缺的维权积极性,缩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谈判能力的差距。对此,有必要从工会集体保护的角度切入,通过加强劳动领域立法、增强工会集体协商能力以及提升民主程序参与度等路径,对劳动者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