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3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2184篇
劳动科学   103篇
民族学   436篇
人才学   582篇
人口学   130篇
丛书文集   359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117篇
综合类   8305篇
社会学   3703篇
统计学   50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1364篇
  2013年   1145篇
  2012年   1389篇
  2011年   1757篇
  2010年   1961篇
  2009年   1681篇
  2008年   2136篇
  2007年   1677篇
  2006年   1112篇
  2005年   1065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61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11.
胡一敏 《老友》2008,(3):30-30
王金廷是我深交四十多年的农民朋友。我已大半年未见到他,心里时时勾起对他的思念。今天读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朋友》,益发使心里燃起思念之火。贾平凹先生说:"我的朋友可归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关照型,一类是精神交流型……"王金廷对我来说二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12.
4月10日上午,2008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优秀旅游城市的222位市长云集郑州,就当前全球旅游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签署发表世界旅游城市<郑州宣言>.本次论坛围绕"旅游·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对于世界旅游城市增进交流与合作、应对机遇与挑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13.
吴巧玲 《南方论刊》2007,(7):99-100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而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14.
215.
刘墉 《现代交际》2005,(4):61-61
到福州参加“全国书市”,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开车带我四处跑。  相似文献   
216.
90年代散文热文化成因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骤然兴起的散文热,虽无理论先导,但也绝非偶然,更不是无迹可寻.其实是散文文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文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商业文化的多元需求使然;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三是散文自身的文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217.
贺骞 《中外书摘》2006,(11):26-28
他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希特勒的孩子,但他们的确是纳粹法西斯时代的产物。当他们被希特勒从地狱中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无法逃脱的宿命。  相似文献   
218.
爱上音乐     
白岩松 《中外书摘》2006,(12):81-81
文章如人。人静如梅,其文也静;人动如草,其文也动。豪放之人,其文必放;粗浅之人,其文必浅。难静难动,难放难浅。只得追摹博杂,然后学雅.一旦博雅,则文章仿佛宋元山水,不尚细碎,点染数笔,即成格局,也有意境。  相似文献   
219.
我不能确定我能感受到什么程度,但我知道,每一年每一年,有三个日子对我来说是永远地改变了。小米的生日,小南的生日和我自己的生日。  相似文献   
220.
本文对新近出版的《惜抱轩诗文集·前言》(以下简称《前言》说姚鼐“不关心国计民生”、“文章虽多.无一语涉及民间疾苦者”,作了批驳。指出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国计民生和民间疾苦的关切之情.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正是其内容特色;而掌握其旁敲侧击、正反对比、以实写虚、寓阳刚于阴柔等艺术手法,则有助於我们真正认识和理解姚鼐及其作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认识姚鼐及桐城派的两面性,给予姚鼐和桐城派以实事求是的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