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3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9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92篇 |
人才学 | 58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533篇 |
理论方法论 | 141篇 |
综合类 | 1246篇 |
社会学 | 324篇 |
统计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中国人之最重要的生活理想之一,就是实现个人从共同体向国家的跨越,即通过其紧密的社会网络来进入官僚体制.这种生活之路之前提,同中国社会结构设计上的"官"与"民"之间的鸿沟以及功名之路有因果关系.由于中国社会不鼓励个人奋斗,因此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与地方的促成,进而跨越成功者也让家人和地方分享他的荣耀与资源,从而构成了一种共同体与国家相互交织的运行模式.其中,官本位与家本位是社会的双重现实与价值基础,个人名利及其分享成为社会网络建构的方式与运作的方向.而这些特征将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不同类型的社会交换,并产生出积极的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魏崇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74-79
家铉翁的学术渊源虽然不很清晰,但显然他的思想具有宗陆兼朱的特点。对于元代理学史来说,家铉翁的意义在于他作为一位陆学学者,最早北上传播陆学,并成为北方学术圈和会朱陆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14.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省属高校开展的"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相协调、相融合,不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而且具有更长远的实践意义.它既折射出河北省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又成为全省高校贯彻和谐办学理念的新契机和新载体. 相似文献
15.
胡爱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67-70
通过查考大量征引已佚后汉史书文字的原始文献 ,并参考其它相关史料 ,对《八家后汉书辑注》进行了校点 ,内容涉及文字、官职、标点等方面 ,旨在尽最大努力恢复诸家已佚史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6.
郭伟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9-111
豫剧新歌是采用豫剧音乐或唱腔音乐素材 ,运用歌曲创作的旋法技巧创作的艺术新品。其产生的前源是“散曲” ,内因是音乐文化的多元化 ,外因缘于豫剧的衰落 ;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萌芽、奠定基础、逐渐形成和较快发展四个阶段。符合一门艺术形式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代训锋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18-120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产物,传统道德的基本理念还需要从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存理性"上去理解和解读,传统道德所高扬着的"家"、"乡土人情"和"勤俭与消闲"等理念都是这种生存理性的具体表达。农村经济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需要关注这些仍在中国传统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8.
以后经典叙事学重新观照张悦然短篇小说《家》,发现其向"青春写作"作了短暂的告别,不再过分关注"自我",而是将视域扩展至当下年轻一代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女性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解放,而且还涉及了"进城"主题,这显然是作家文学征途中的一朵"昙花"。 相似文献
19.
20.
孝德源起于原始社会以血缘为基础的自然亲情、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和氏族养老尊老的古老传统.孝德教育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所包含的"尊祖祭祖教育"和"尊老养老教育"均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孝德教育产生于西周.西周的孝德教育已经包含学校教育、祭祖仪式、"乡饮酒礼"、视学制度及"释奠礼"、朝廷训俗、采风易俗等诸多教育形式,其中,祭祖是西周孝德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孝德教育在西周产生是由当时"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