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29篇
  免费   2133篇
  国内免费   529篇
管理学   8414篇
劳动科学   360篇
民族学   5963篇
人才学   1884篇
人口学   573篇
丛书文集   25275篇
理论方法论   4482篇
综合类   49851篇
社会学   7219篇
统计学   770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767篇
  2022年   957篇
  2021年   1595篇
  2020年   1748篇
  2019年   1963篇
  2018年   825篇
  2017年   1663篇
  2016年   2274篇
  2015年   3416篇
  2014年   7234篇
  2013年   6843篇
  2012年   7748篇
  2011年   7685篇
  2010年   7160篇
  2009年   7208篇
  2008年   8070篇
  2007年   6340篇
  2006年   5358篇
  2005年   4897篇
  2004年   4564篇
  2003年   4117篇
  2002年   3275篇
  2001年   2809篇
  2000年   2019篇
  1999年   995篇
  1998年   521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一大批本科院校相继建成,它们资源有限,缺乏文化底蕴,面临着建设和发展的双重任务,且一建立就处于国际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多复制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同质化现象严重.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着力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学科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用文化将院校各个系统有机融合,才能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优化高等教育系统,保持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科举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学以其求真的学术品格、开放的学科体系,在保存历史、认知规律和阐释文化中.给人以新的启迪与借鉴.科举学研究表明:科举时代的教育并非只有"应试教育"而无"素质教育",我们应保存和重构完整的教育史;科举考试的某些规律至今仍发挥潜在作用,值得深入探索与观照;科举考试虽产生考试崇拜的负面影响,但它所蕴含的公平竞争的人文价值,足可与古代奥林匹克体育竞技精神、当代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精神相媲美.  相似文献   
993.
近代汉语特殊判断句“S(+是)+N(的)+便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开始,汉语新出现一种介绍人物姓名、身份、职业、籍里等的特殊判断句"S( 是) N(的) 便是"(N代表名词表语).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用词搭配等多方面分析了这种特殊判断句所具有的固定性的特征,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是一种形式上高度格式化的主要用于自报家门的舞台语言.在这种特殊判断句的来源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不一样的观点,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不是汉语与蒙古语等阿尔泰语的判断句相融合而产生的叠加式,它的出现主要是历史继承和汉语自身随戏剧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4.
若非小儿彬彬远赴澳洲就读,怎可能将纽澳列入旅游计划中;若非永续发展蔚为全球当红议题,也不会特别注意自然生态的多样姿彩!澳洲,遗世独立的南半球大陆,尽管历史、文化不足以做人,建设规模亦无法与欧美建筑、中国古迹之雄伟相比拟,却以环保科技、生态保育傲视寰宇,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分析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论述了湖南客家文化的源流及其分布,进而分析了湖南客家的历史文化特征,并对了湖南客家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6.
方言是极具地方和民族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也是特殊的文化现象。辽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东西南北各有不同的语音语调。用文字的形式表述方言的特点,也是本刊的一个尝试。意于相声、小品之外,更多了解辽宁人的不同生活侧面。本刊今起将开设"东北话"栏目。相信它能通过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用词用语加以归纳梳理,帮助国内外读者走进辽宁人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997.
课程编制与本土文化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课程在传递、传播文化的同时,还具有发展文化、维护本土文化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课程理论及其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文化处境和教育价值取向,试图构建一种突显课程文化性尤其是本土化价值的课程文化体系,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为维护本土文化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98.
移情是指尽量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想,去体验,去表达感情。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不同文化群体的交际主体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道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双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不能达到有效交际,因此需要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这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主流、经济的杠杆、文化的中枢,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政治文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政治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加快政治文化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00.
辽·金·西夏     
《中文信息》2007,(6):00-107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旗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旅,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旅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