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53篇
  免费   2422篇
  国内免费   621篇
管理学   9737篇
劳动科学   497篇
民族学   6457篇
人才学   2120篇
人口学   674篇
丛书文集   27977篇
理论方法论   5105篇
综合类   57963篇
社会学   8656篇
统计学   1010篇
  2024年   483篇
  2023年   1902篇
  2022年   1751篇
  2021年   2041篇
  2020年   1906篇
  2019年   2145篇
  2018年   919篇
  2017年   1884篇
  2016年   2563篇
  2015年   3863篇
  2014年   8246篇
  2013年   7697篇
  2012年   8686篇
  2011年   8814篇
  2010年   8200篇
  2009年   8208篇
  2008年   9428篇
  2007年   7289篇
  2006年   6119篇
  2005年   5615篇
  2004年   5152篇
  2003年   4653篇
  2002年   3731篇
  2001年   3243篇
  2000年   2310篇
  1999年   1183篇
  1998年   615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湖北民营文化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面临多重困境。本文通过分析进入海外市场的不同策略,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建立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激励成长的护航机制,使之顺利驶向"蓝海"。  相似文献   
92.
竹文化在中国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的文人墨客、士大夫对竹子情有独钟。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竹子的生长特征被拟人化,竹子的精神进而升华至道德、精神层面,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竹文化”。文章拟从竹子对宋代文人思想的影响来论证竹子对宋代文人画的重要影响,文章以文同画竹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3.
《琼州学院学报》2018,(1):29-33
文化的共生和包容是中国与东盟交往的基本属性,为双方消解了分歧与误解,文化认同是其共有价值体系的基础。夯实新海丝路的建设其重点在于文化先行,中国和东盟各国必须在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下形成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互为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构建和平、友谊、和谐的中国-东盟关系,最终达成与新海丝路沿线各国的利益交融,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中国-东盟区域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家庭来说不仅能优化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发展能力,同时能够增强家庭亲属文化的传承,但是我们也可预见到对于普通家庭新增加一位孩子无疑会加大家庭各方面的支出,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95.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6.
97.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98.
99.
自清末丁树贞先生将家传的諶鼎铭文拓本公诸于世后,金石专家纷纷收录諶鼎铭文拓本并释文,各有高见。本文逐字逐句考释諶鼎铭文,认定"諶"字是中华诚信文化的源载体。  相似文献   
100.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诠释了三岩藏族看待麻风病的成因,处理麻风病患者的举措及其死后安葬问题。在三岩社会,麻风病被认为是违反了某种禁忌、秩序、道德规范所遭致的报应或惩罚,其处理方式是隔离。患者不但在活着的时候被隔离,而且死后也要通过特殊的丧葬方式被隔离。维系生死隔离的文化基础是藏族的信仰体系和宗教知识传承。藏族社会对麻风病患的处理彰显了强烈的道德色彩,其社会效果和文化建构是通过对违规行为的整肃来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