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89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89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00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182篇
社会学   243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王闿运是清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当代学者马积高先牛编纂的<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版)将其诗文分卷编录,并尽可能地收录其佚文,是目前收载其诗文较全面的集子.  相似文献   
112.
吴大激是清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其在战国文字诸如先秦货币文字、古玺文字、古陶文字研究方面都颇有建树.对<说文>的古文时代提出新看法,并率先提出了"战国文字"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3.
114.
对西夏文字的研究,至今仍有尚待涉足的秘境。作为佛国圣地的西夏,充当其精神世界最为重要内核的佛教,理应体现在西夏的全部文化过程,即文化内容及其结构的连续变化之中。有鉴于此,文章对佛教与西夏文字这一文化形式、序列、形貌的关系加以探讨,从基于佛教信仰的佛经译写是西夏文字创制的重要动因,以及西夏文字创制中佛教理念渗入等方面,追寻党项人在佛教信仰影响下思维的方法和特点,以求廓清西夏文字创制之谜。  相似文献   
115.
我到厅办公室工作,领导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编辑河南林业信息刊物并负责给《中国林业年鉴》和《河南年鉴》提供资料。20年了,我从厅办公室的一名信息员逐步成长为厅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从编写信息为年鉴撰稿到起草综合文字材料,职位、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为年鉴撰稿的任务和年鉴特约编辑的身份一直未变。  相似文献   
116.
如果父母和孩子穿一样款式的服装,走到街上,总是特别引人注目。不管是妈妈和孩子,还是爸爸与孩子,一家的亲情和爱恋在设计可爱的服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童心的母亲还发现,自己如果穿一件卡通图案的衣服,总显得有点怪,而如果和孩子一起穿上这样的衣服,就感觉特别舒服了。  相似文献   
117.
埃及社会的基础是在古风时期建立起来。到了古王国(第三到第六个王朝),埃及成为一个组织严密、中央集权的神权国家。艺术、建筑、文学、医药和诸如石匠工艺和金属工艺等许多领域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宗教是古埃及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在国家事务中是以国王作为神和人之间的唯一联系方式运行的,法老是人间的神,是神、人沟通的唯一桥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宗教崇拜也意味着崇拜法老本人。埃及政权和宗教的二合一控制了埃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18.
汉魏之际,今文经学逐渐式微,古文经学先后被立为官学,一跃而成为当时学术主流.经今、古文学派地位的更替,自有其学术自身发展与政治需要的原因,还与文字载体的变化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纸张使用的逐渐普及,有助于古文经学走出民间,引起更多关注.由此看来,文字载体的进步,对于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与转型,确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纸质文本到电子文献,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必将成为当今学术发展或转型的外在驱动力,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9.
王雅平 《云梦学刊》2008,29(3):104-106
何其芳《休洗红》一诗几乎全由古诗词意象暗缀融合而成,这些意象形成诗歌的基本骨架,营造出新诗中最具古典美的意境与画面.同时,它们又被诗人重新激活,以古典内涵为原始依托,在诗人的语言场中生长出新的义项,表达着诗人的现代情感与体验.  相似文献   
120.
唐代服饰的空前繁荣,表现出古今中外服饰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显示出开放性的引进和吸收,无所顾忌的改革与创新.唐代女装款式上由遮蔽而趋暴露,服装款式开放,追求时尚,服饰图案上由简单趋于复杂,服饰色彩上由简朴趋于奢华,色彩丰富而艳丽.唐朝时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封建文化已经达到高峰.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推动唐代服饰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