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09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224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392篇
人才学   27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549篇
理论方法论   1041篇
综合类   13567篇
社会学   1396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13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495篇
  2013年   1438篇
  2012年   1707篇
  2011年   2284篇
  2010年   2091篇
  2009年   1600篇
  2008年   1640篇
  2007年   1492篇
  2006年   1297篇
  2005年   1076篇
  2004年   1032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838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乔厂长上任记》无疑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光朴作为改革文学主人公的代表,具有了"类"的意义,他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又有精神上永不言败的相通之处。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硬汉精神与大众的阅读心理期待达成默契,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2.
本文在简要论述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进化论之后围绕结构和功能产生的三大理论流派即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和解释不同社会的异同。这要通过对不同经验社会的比较才能实现。笔者认为,马林诺夫斯基的强调“文化统一体”的文化概念在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时在方法论上很难操作。列维-斯特劳斯的观念领域内建构的结构,追求的是人类的共同性与普遍性,缺乏可比性。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的“社会结构”,使不同经验社会的比较,在方法论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3.
杜维明以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对儒学作出“创造性阐释”,把儒家哲学阐释为一种哲学的人类学。认为儒家的人性自我的实现除了需要内在主体在自我修养中不断深化外,还需要在外在人际关系的层层拓展与交互作用中进行创造性转换。但这种“创造性阐释”方法仅仅是观念的诠释,既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本意,也缺乏历史条件的支撑,更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创造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94.
文学传播中的价值创造和文学接受中的价值实现,是继文学价值初始创造之后文学价值生成的两个重要环节。文学传播不仅仅是对文学价值的简单传递,更是传播者依托各级媒介对文学形式价值和内容价值的二度创造活动。文学价值实现是一种受读者"前理解"制约、以对话方式展开的复杂机制,其中包含着读者对文学价值的三度创造。  相似文献   
95.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96.
精神分析学在我国新时期的运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术文化界对这一学说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全面的认识 ;二是对其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认真的研究以及对比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关论述 ;三是将其运用于文学创作之中 ,出现了许多促人思索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97.
从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的过程加以剖析,说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离不开译者的审美意识,文学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对原作审美理解和审美表达的过程。本文以诗歌为例,探讨了再现原作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的某些美学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文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思想理论的中心概念,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弗洛姆的性格研究及社会性格理论的结构层次,追索这一理论在弗洛姆全部理论中的基础作用,并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其对于文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
8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文坛的寻根小说,表现出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相似的民族文化危机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都着重对民族特性进行了发掘、阐扬和批判。寻根小说明显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启迪和影响。但寻根小说存在既排斥西方文化又模仿魔幻现实主义,既否定“五·四”文学传统又不自觉地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等矛盾。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小说的经验表明,民族性不排斥向外借鉴,民族性并不是死守传统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0.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背景(女权主义运动)及其理论成果对中国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作用。通过梳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兴起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指出这种影响作用是相互的,它不仅对促进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审美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批评话语的重建,乃至中国的妇女解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文论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