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950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为明遗民的王夫之,时文学流派的建立及其恶劣模仿造作习气和明代的前后七子派、竟陵派的领袖人物有着前后贯穿、非常强烈辛辣的批判,其间又对明初闽派、西江派的宗法不高和茶陵派的取法不正有着文学流派观念的不满,表现出其与钱谦益同样溢出正气之外的“戾气”作风.  相似文献   
72.
顿新国  宋荣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49-51,108
命题是逻辑哲学的核心概念,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关于命题本格的观点。弗雷格认为命题即被构造的思想,罗素认为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统一体,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可能世界的集合。辨析以上观点可以指认:命题是被构造的抽象实体,它是真值载体,独立于自然语言而存在,具有合法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73.
姜异新 《齐鲁学刊》2004,(3):159-160
"否定主义文学史观"强调文学性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穿越,呼唤文学史家回归到独特性而不是规律性;以"经典关系结构"代替文学的"文化时间结构",最终建立一种从古至今的中国文学史。这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学术潜力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74.
周进芳 《学术论坛》2004,(4):135-138
诗学的范畴很多,对其理解也多有差异,在实际运用中常出现混淆的现象。文章从"诗法"意义上的"格"与"境"入手,探讨"意格"和"意境"这两个诗学范畴的形成和嬗变,并在区别这两个范畴的过程中,勾勒了自唐以来中国古代诗学理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75.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是日中古典作品的巅峰之作,分别代表了两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之说.通过比较,研究两部作品中男主人公文化人格的建构来找到形成二人性格此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探求这看似相同的两部文学作品中细微的区别,和找到男主人公人生幻灭感的来源和解脱之道,为当下文化人格建构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黄永健 《晋阳学刊》2009,(2):108-112
文学批评环境的恶化以及批评者自身能力的弱化,都使当代文学批评陷入新的一轮危机。所谓的“纯文学”、“文学性”等批评标准,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新生态,不再具有理论说服力和阐释的有效性。一方面,“纯文学”文学作品或文学姿态不再受宠,以“纯文学”、“文学性”批评标准所经典化了的“经典”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构;另一方面,通俗文学、民间写作、打工文学、80后新性情写作、欲望叙事和身体写作。却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如何有效地阐释当代的文学新现实,强化批评的能力,这成为当代文学批评者和文学理论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必须更新论述方法,放弃狭隘的“文学性”批评标准。采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理解接受”理论、“交流对话”理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情本体论”观察视角来对待和阐释当代文学文化新生态。或许能给当代文学批评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77.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9,30(2):95-99
历时性考察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形成、变异和发展.可以见出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由一些基本元素组成一定结构,其内涵在发展中相继呈现,其中有深化和丰富,也有异化和扭曲,似乎完成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政治制导是报告文学文体特性发生偏离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8.
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的出现被认为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小说独立之标志。传奇接受此前各种文体之写作经验,最终脱胎换骨,在唐代形成具有独立性的文学文体。这种文学性的获得是在汉末魏晋以来追求文学独立性的背景上发生的,而六朝隋唐之际文、史互动正是唐传奇获得文学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79.
论汉魏六朝连珠体的演变与文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与文化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故由连珠而论汉魏六朝文学,可以见微知著。隋唐及其后的连珠体无论在体制还是成就上都并没有超出六朝时期,又可见连珠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0.
杨俊才 《北方论丛》2000,(1):122-128
梁启超是中国20世纪初第一个致力于传记理论研究的大家,其理论为推动中国古代传记向现代传访的过渡作出了不过磨灭的贡献。梁氏对传记的界说、对史学性传记之操作原则的阐述、对传访之文史关系的见解都给后人以无穷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