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240篇
社会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杂记     
1990年 11月 17日天晴好 ,有些热。一早起来 ,睡在书房的乃修说 ,小猫昨夜三时左右来到书房沙发旁 ,他只听到三声惨叫 ,清早起来才发现她已死去了 ,身上冰冷了。我听了感情受到很大的冲击 ,昨夜临睡前我还在厨房角上那堆灶灰上找到她 ,我把食物盆摆近她 ,她毫无反应。在此之前 ,她在走廊又吐了一堆 ,我认为是药物反应所致 ,想不到这竟是她丧命前的最后一晚。她在死去前又跑到我的书房 ,实际上是向我告别 ,她的三声惨叫就是她的痛苦的最后音符。她的死亡使我整天内心很悲痛难过。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很有灵性 ,很懂人情 ,我很喜爱 ,也给我们夫妇…  相似文献   
32.
沈从文的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往往在优美的描写中,平淡从容的叙述中隐藏着一股忧郁与哀愁的情绪。《美丽总是令人忧愁》一文作者试从沈先生的民族根源和个人经历两方面探讨其产生忧郁哀愁的原因,并从湘西文化角度探讨沈先生的所忧,也许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3.
樊星 《江汉论坛》2007,7(1):133-136
文章论述了研究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历史联系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从古典文学遗产中继承中国古典文学评论的方法与风格的思路.文章还就探讨重新发现与努力超越古典文学遗产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34.
杂谈金圣叹     
金圣叹历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当然不是完人,保留着不少传统的忠君思想;但是,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痛恨贪官污吏、敢于为民请命的人。他之所以被杀头,官吏罪名是“上惊先帝之灵”“目无法纪”。具体情节大概是:金圣叹等一批知识分子,在顺治皇帝死后,趁着巡抚朱国治等官员们集体哀悼的时机,鸣钟击鼓,在文庙哭诉吴县知县任维初乱摊派赋税、乱罚款的劣迹。这位贪官把裂开的大毛竹泡在尿里,用来痛打拖欠税赋的人,曾当场打死过人。他还能监守自盗,盗卖仓库的粮米。吴县人都恨透他了,因此有哭庙之举。参加的有百余人,围观的上千人。现场“群声…  相似文献   
35.
韦小红 《兰州学刊》2002,(4):F003-F003
贫乏的自然资源,匮乏的物质生活,贫瘠的精神世界……悲观一点地看,这就是我们眼中的西部.尽管史籍中也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出陇右"记载,然而难考证从何时起,贫困便牢牢地盘踞在了广袤的西部大地,成了比任何统治者都更为强大和顽固的统治力量.  相似文献   
36.
因为选编<20世纪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又重新考虑了有关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一些问题.对此,我原在<文学评论>已写过<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见1997年2期)一文;现在旧题重作,感到还是有些未说的"新话"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37.
森鸥外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德意志留学三部曲”之一的《泡沫记》1 ,其舞台搭在德国的慕尼黑。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日本画家巨势是一个自费留学生 ,专攻美术 ,他在慕尼黑切身体尝到与德国少女玛丽纯真的、泡沫一般转瞬即逝的恋爱 ,目睹了巴伐利亚国王癫狂的恋慕为女主人公一家带来的灭绝之灾。  《泡沫记》中飘荡的 ,是芳醇甘美的异情调和浪漫主义氛围 ,其中 ,也融进了欧外青春的憧憬和人生的感伤。研究日本近代文豪森鸥外的民主意识及其创作心理历程 ,《泡沫记》是一篇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一、从《泡沫记》、《神曲》和《风流佛》看爱的升…  相似文献   
38.
孟悦朴 《唐都学刊》2003,19(3):33-35
新时期文坛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中 ,以书写自己的母族而辉煌的作品屈指可数。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张承志的《心灵史》、阿来的《尘埃落定》正是这样的佼佼者。无论是作家的知名度还是作品的影响力 ,马知遥的《亚瑟爷和他的家族》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是 ,这位宁夏本土回族作家的心血之作却也非同凡响。小说 2 0 0 0年出版 ,2 0 0 2年荣获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长篇小说“骏马奖”。马知遥说 :“我一辈子从来没有自我感觉良好过 ,唯独我的长篇小说《亚瑟爷和他的家族》是个例外 ,自信它非平庸之作。”它的获奖“使我有生之年如晚…  相似文献   
39.
明治40年(1907)5月,大仓书店印行了漱石的《文学论》。在《文学论》第一编第三章里,漱石使用了“非人情”一语。漱石这样给“非人情”下定义:“可称为‘非人情’者,即抽去了道德的文学,这种文学中没有道德的分子钻进去的余地。譬如,吟哦‘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其效果如何?诗意确实是堕落的,但并不能以此着重断定它是不道德的。‘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也许是有失礼貌的,然而并非不道德。‘非人情’即从一开始就处于善恶界之外。……吟咏与人事缘分较疏远的、未混入人情的自然现象的诗,其中较多含有‘非人情’的…  相似文献   
40.
本文指出《宋代文学史》否定郑思肖《心史》的理由是站不住的 ;同时 ,既然否定了《心史》却又将郑思肖列为宋末著名诗人 ,则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