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84篇 |
免费 | 659篇 |
国内免费 | 2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30篇 |
劳动科学 | 95篇 |
民族学 | 613篇 |
人才学 | 1508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7605篇 |
理论方法论 | 1946篇 |
综合类 | 20318篇 |
社会学 | 4751篇 |
统计学 | 1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3篇 |
2023年 | 1080篇 |
2022年 | 1018篇 |
2021年 | 1325篇 |
2020年 | 802篇 |
2019年 | 1058篇 |
2018年 | 307篇 |
2017年 | 604篇 |
2016年 | 781篇 |
2015年 | 1162篇 |
2014年 | 2406篇 |
2013年 | 2262篇 |
2012年 | 2578篇 |
2011年 | 3448篇 |
2010年 | 2994篇 |
2009年 | 2672篇 |
2008年 | 2649篇 |
2007年 | 2092篇 |
2006年 | 1752篇 |
2005年 | 1547篇 |
2004年 | 1321篇 |
2003年 | 1247篇 |
2002年 | 1092篇 |
2001年 | 872篇 |
2000年 | 679篇 |
1999年 | 351篇 |
1998年 | 224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当人们以时尚的方式来对待文学的阅读或欣赏时,文学消费的时尚化就会日渐其隆,而且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文学消费主体日趋“小资”化、低龄化;消费对象日趋偶像化、明星化;消费方式日趋视听化、影像化;消费目的日趋娱乐化、消闲化。对当下文学消费的时尚化现象,我们不应给予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应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83.
在高校学生干部中开展审美教育,在观念上以美求善、以美引真、以美出新,开展活动与创造的环境相结合,课程讲授与方向引导相结合,特别注意美育与德育区别对待,以美育人,以德服人. "内化"他们的精神,可以"外化"他们的行为.通过学生干部的榜样力量,加强宣传、熏陶、感化和升华,在全体大学生范围内加快推广普及审关教育,形成大学生对于美的热爱、追求和欣赏的心境,进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4.
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毕业生除专业技能外,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职业院校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5.
如果说有一个词可以概括当前EMBA课程的消费市场那就是选择。你可以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EMBA是面向有经验的在职经理人设置的MBA学位,曾是MBA世界中的“灰姑娘”。如今,世界各地对EMBA的需求量都在上升,但主要集中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例如,想到纽约求学的人可以从英国《金融时报》EBMA排行榜前21位中的5个课程中进行选择——更不用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了,它距离纽约仅有1小时车程。 相似文献
86.
87.
在文学文本的构成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要素论"和"层次论"的分歧和争论.综合古今中外有关观点.文学文本应是一个多层面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层面可进一步归纳为言、象、意三个大的层次,这三个层次各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又因其内在关联而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共同担负和体现着文本结构的意指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性功能.文学文本结构的这种整体性功能也决定了它的非自足性和全面开放性,它的产生和存在有赖于作者的创造,它的实现和完成以及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也有待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 相似文献
88.
刘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骈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有品种。在1912—1919年间,当文人们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幕落花凋的末运,骈文竟有了一次回光近照般的兴盛。这种兴盛和后来所遭到的贬斥,说明骈文确实反映着古典文学的某些被发展到极致的特征。骈文中大量用典体现了中国文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并应和了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凭吊。以《玉梨魂》为代表的大量骈文小说的出现,则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出的风景之一。 相似文献
89.
90.
这里发表的是一位越南学者对东西方文学理论差异的看法,作者认为,与西方文学理论偏重客体.注重“再现”不同.东方(主要是中国)文学理论偏重主体,注重“表现”。相应地,西方重叙事,中国重抒情:西方要求反映的“真实”,中国强调作家的“真诚”;西方强调的是对世界的确认.中国强凋的是对世界的感认,这一切与西方商业发展较早,中国自古重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