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1077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305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143篇
丛书文集   2812篇
理论方法论   646篇
综合类   5141篇
社会学   760篇
统计学   23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904篇
  2013年   816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955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阊区位于城区西北部,全区面积37平方公里,设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23.4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3297人,占总人口14.2%。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上级加强社区建设和发展养老事业的文件精神,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以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为动力,加强社区建设领导,加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养老事业,以社区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发展,以养老事业发展推动社区建设,为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兼善天下、担当作为的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新文明理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吸收借鉴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总结中国共产党文明交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回应国际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诉求,深刻阐述文明的本质属性、剖析文明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探寻文明发展动力,批判并超越旧的西方文明观。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凝聚起世界文明发展的共识,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敏锐地捕捉到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提出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和数字政府,把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全局上来谋划数字经济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充分掌握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注重规范和防范数字经济风险,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构建良好的数字生态;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合作与治理,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共建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逻辑视域下考察自然力问题,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维度,又是当下在建构生态文明新样态中应当优先考虑的理论话题。资本逻辑对自然力产生了“文明面”和“罪恶面”的双重效应,其内在本质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资本的生产力”在起作用。从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大视野出发,自然力摆脱资本奴役的方式与建构生态文明新样态的理论构想是一致的,即利用资本逻辑的“文明面”,将对“资本的生产力”的批判性继承、交往关系的改变和社会制度变革作为主要突破口。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殖”“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破解资本与自然力关系难题的生态文明新道路,展现了建构生态文明新样态的制度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从整体性视角探析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悟透这一重要论述历史发展、内涵体系、实践方法的整体性,有助于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乡村。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基础、实践反思、文化基因和个人阅历方面的生成整体性,领悟其在本体重释、价值形塑、实践指向三个层面的内涵整体性,坚持以整体性视野、思维和原则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实践,是阐释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振兴重要论述整体性的基本图式。  相似文献   
16.
邓青  康婕  涂艳 《南海学刊》2022,(6):129-134
在海南,为数众多的农村企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和使用者,它们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与生态资源密切相关。梳理海南农村企业发展历程,有利于更加有效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促进海南农村地区乃至整个海南岛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南农村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型演变为农村企业与龙头企业型,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规范发展,以生态价值为依据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加大金融投入力度,强化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金融行业竞争是信誉的竞争、服务的竞争。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信社怎样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每个决策者面前的一项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信用社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服务工作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借此东风,加强文明规范服务创建,提升服务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服务的内涵、服务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农信社经营管理中如何使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众文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提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影响.地处偏远山区的侗民族审美文化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歌舞艺术、建筑、服饰、饮食文化都暗含"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理想.在当下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侗民族审美文化将相互促进、相互生成为生态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