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4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1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706篇
理论方法论   252篇
综合类   2713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新近出版《学术研究丛书》五册及《吉林通史》三卷。本人逐篇研读,略有心得,谨将所思所想梳理于此,以求教于同仁。 鸦片战争以降,国人对东北地区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缘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沙俄侵华,并强占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从那时起,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人们是将中国东北地区作为“边疆”看待、将东北历史作为“边疆史”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罗斯科.庞德的著作法律史的解释,以及邓正来的一系列著作进行阅读比较,试图探索出法学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研究罗斯科.庞德在书中所描述的法律史解释的发展,摸索出一种学术发展的路径以及方式,即"学术传统——学术批判——知识增量——理想图景",同时,再结合邓正来以及其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论述,去思考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试图这样一条路径为中国法学的发展提供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04.
“作为方法”,从涂尔干的角度出发,不过是将某种东西或路径视为获得普遍性知识的手段而已;而沿着米尔斯提倡的社会学想象力的锻造意蕴出发,则意味着如何将具体情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上的“公共议题”。借助“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料)”,厘清“将口述史作为方法”的两大任务:前者涉及何以可能,即如何通过个体的口头叙事及由此建构的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实现我们对一个时代及其上所承载的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理解;后者关乎何以可为,研究证实,尽管有关历史或事件的口头叙事的主体是个人,但通过口述史研究能够激活命运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认同感,建构起值得叙事的一个时代的社会与文化记忆,并实现代际间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5.
历代学人关注薛涛其人其诗者相对较多,上个世纪对薛涛诗全面笺注的张篷舟老先生致力最早,成就最著,他的<薛涛诗笺>(繁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乃薛涛研究的扛鼎之作;后则以彭云生先生的<薛涛诗校正>(稿本,现存成都薛涛研究会)、陈文华女士的<唐女诗人集三种·薛涛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发明较丰;日本学者辛岛骁的<汉诗大系·薛涛诗>(集英社1966年版)亦时有创获.成都的刘天文先生经过十数年的潜心研究,新近推出<薛涛诗四家注评说>(巴蜀书社2004年版)一书,对上述四家之笺注"择其精要,或见解各异的地方,摘要录出,加以比较和评述"(自叙);同书刊发其论文九篇,针对薛涛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见解,并对近百年的薛涛研究史进行了仔细梳理和精当评述;附录<忆篷老>一篇,则深情缅怀当代薛涛研究奠基人张篷舟先生一生的卓越贡献,自己与篷老的因缘际会.全书篇幅虽仅十三万字左右,然甄综百家,评判得失,犁然有当:独出己见,亦多根据充分,自圆其说.可缕而析之、表而彰之者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6.
桑哥在元世祖至元中后期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政治家,对于元代初年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政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史》和《汉藏史集》对于桑哥的记载都比较详尽,但是侧重点和对于桑哥历史地位的界定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元史》和《汉藏史集》相关记载的比较研究可以得知桑哥其实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政治家:一方面,他的施政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保障了元初财政的稳定;另一方面,他提高税收、个人生活奢靡腐化,不利于元初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清明。  相似文献   
107.
崔国伶 《中文信息》2021,(7):244-245
云南省滇西皮影戏叙述者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在岁月的沉淀中传承人的个性意识已逐步转化为群体的意识或思想,叙述的个人表演技艺叙述话语也许是独特的,但所传达的意识确是群体化的、无我状态的集体意识.本文论述了云南省滇西皮影戏叙述者的特点,叙述者对滇西皮影戏的传承发展的推动作用.传承人是传承文化的主体,传承人的特点研究有助于客观研...  相似文献   
108.
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史研究的事实发掘成果卓著,令人目不暇接,但理论滞后于实际的状况却愈显突出,主要症结在于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还没有确立起来,所以导致我们连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的认识都十分模糊。范畴的概括化与系统化是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确立科学的汉语史研究理论范畴当遵循下面的一些原则:以汉语史研究科学体系为构建框架,突出汉语史科学范畴体系的特点,按相对稳定的定型化思维样式来表述。无论是从汉语史研究范畴属性、汉语史研究范畴认识类型,还是从汉语史研究范畴视野来看,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包括基本概念、分期理论、史料科学、理论模型、方法论、学术视野、学术评价、学术演化、学术关系、学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9.
以维吾尔语为主的多种双语或多词典的形成是当代维吾尔词典编写史上已进入了辉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从《突厥语大词典》的问世到现在维吾尔语多语词典的编写,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0.
苏轼提出的白俗论尽管可以有多种理解,但就此一评语一旦脱离其原始语境而在接受史上发生影响论,则白居易便成了其批评的直接承担者,而俗也成了白诗特点的明确标志.从魏泰的局于浅切、言尽意尽,更无余味.到张戒的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再到严羽的学诗先除五俗,可以看出白俗论在两宋流变并不断深入的大致情形.当然,宋人对白诗有批评,也有褒扬,但无论褒者贬者,一涉及到俗,意见便一致起来,避之惟恐不及.究其原因,固然与中唐以来对白诗各种批评的影响相关,但从接受学角度看,接受者之所以接受此一观点而不是其他观点.实在与接受者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去俗崇雅的美学追求有着更为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