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58篇
理论方法论   93篇
综合类   1241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求,又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于延安的文艺生态,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路径参考;落实《讲话》的过程中,晋察冀文艺作为对《讲话》的地方回应,起到示范作用,证明了《讲话》的正确性与普适性;而随着《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讲话》前晋察冀文艺践行文艺大众化的独特价值被削弱了。因此,为避免对解放区文艺的同质化解读,有必要还原晋察冀文艺的主体性,探究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  相似文献   
6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西线文艺》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以阎锡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创办的文艺期刊,在进步人士的控制下,凝聚各地作家队伍,刊载了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和插画等多种文体作品,推动战地文艺的发展,加强了文化工作者的统一战线。它在战火纷飞的西线战场艰难存生,发展壮大,呈现出全面抗战爆发后西线战场的文艺面貌,具有强烈的战斗色彩,对教育人民、动员人民、联合抗日起到了积极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63.
"伟大的现实主义"是卢卡奇为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思想而提出的核心概念。卢卡奇希望以"伟大的现实主义"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美学观,他认为马克思的现实主义美学观关键在于现实主义的正确和"伟大",这一概念与当时苏联主流文艺思想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一些微妙的区别。卢卡奇用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扩展了现实主义的边界,这一概念也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发展史中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4.
<正>岁末,悠闲地坐在湖南大剧院8排32座,满耳天籁,满眼锦簇,满心愉悦。五年一轮,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如约而至,这里举行的两场民族文艺综合演出,是来自全省10个市州18个民族县市区的600多名民族文艺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晶,是5年来全省少数民族文艺工作崭新成就的展演,是新时代湖南少数民族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相似文献   
65.
陈燕  张译文 《学术论坛》2012,35(9):81-84,226
20世纪初,伴随着新的思想进入中国社会,中国文艺开始形成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中国歌剧正是这一时期中国文艺与世界文艺的博弈产物。通过梳理20世纪初中国歌剧的嬗变轨迹,发现中国歌剧的形式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中国歌剧受社会环境、政治权利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歌剧形式。因此,文章认为,中国文艺形式的扬弃不仅取决于艺术本身,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等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66.
龙文玲 《学术论坛》2012,35(1):139-146
汉代文学社会批判主题的形成与嬗变与当时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应汉初吸取前朝经验稳定政权的时代要求,《新语》《过秦论》等一批作品涌现,形成了"过秦"的文学批判主题。这一主题被武帝时期作家沿承。昭帝时盐铁会上,贤良、文学对武帝弊政给予猛烈抨击,不仅借批判秦政影射武帝之失,而且借褒扬文帝时政批判武帝扰民政治,更多直接批评武帝时政,延续并深化了汉初以来的"过秦"主题,并由"过秦"转向"崇文过武",对此后汉代文学的社会批判思潮影响至深。不独昭显了古代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更体现了独立的批判精神与深厚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7.
熊国华 《云梦学刊》2012,33(1):1-F0002
2011年12月24日至25日,由谭五昌、陈旭光、李遇春、柳忠秧等国内新锐批评家与学者联合发起,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2011年度)于广州市举行。  相似文献   
68.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或出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或从内心仰慕先进的文学艺术,积极接受各族尤其是汉族的文艺成果,在儒学、文学、玄佛等艺术审美层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十六国各族在与其他民族艺术审美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中,逐步完成了其文艺接受的历程。  相似文献   
69.
触动我了解法捷耶夫的命运,缘起于唐达成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7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有过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知识分子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偏重于政治方面,并有在中国实行“独裁制”或“民主制”之争。这次讨论在当时影响很大。结合史料,从学理角度,为民主辩论,时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尤其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