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53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87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1310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2):F0004-F0004
【主要栏目】高教论坛、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探析、教学实践、课改在线、教案设计、中高考聚焦、文艺鉴赏、课题结题等。【稿件要求】1.主题鲜明,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字数一般不超过2200字(不包括图片、表格、公式、纯英文);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82.
何志钧 《学习与探索》2012,(12):126-130
媒介演进显示出了从硬媒介向软媒介,从原子材质媒介向比特媒介转变的嬗变趋势。后信息社会的文化范式是一种混融转换式、集成整合式、去中心化、多元共生的范式。多元并存、立体伸展的媒介融合集成的"全媒体"格局和文艺跨媒体运营的实践经验为当代文艺、审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阈,开启了新的问题意识。20世纪以来,经过"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文艺理论和文艺美学范式正面临着一次新的转换,一种"数字媒介转向"正在深刻影响今日的文艺与审美研究。这种情况客观上要求当代文艺学因应时势,积极转型,从传统文艺学的语言学思维模式转换到数字媒介学文论研究模式。传统的线性思维、链状模式文艺美学是与文字思维、印刷文化、作者—文本—读者的主从单向度顺接关系相适应的,而与数字化生存、全媒体、超文本、网络传播时代文艺审美实践的去中心多维动态交互关系相适应的则是非线性、立体化的网络状模式的文艺美学。  相似文献   
83.
以1945年和1978年为界,一百年间大连文艺评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风姿各异,但又有着共性,即起点高,特别是始终与中国现代文艺运动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84.
文学艺术有着内在的独特要求,它的每一次变化都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斗争过程。其中不仅体现社会变革的缩影,也有自身特殊法则的呈现。在清代中后期的扬州文艺活动中也体现着这样的倾向: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场域中所发生的转型,引发了日趋突出和严重的文人地位影响以及文学艺术活动的边缘化态势,由此导致创作主体表现出狂狷的文艺行为和女性意识的崛起,其实折射主体自身积极的重新梳理和深刻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85.
明中叶至清初时期出现的个性解放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戏曲艺术领域 ,越来越多的剧作家倡导戏曲创作要真实、通俗和自然 ,要摈弃虚伪、迂雅和做作 ;倡导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开始盛行一时 ,戏曲中语言的通俗化使其更能表现世俗生活中的人情百态 ,且易于为市民阶层所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86.
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带有明显的大众传媒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身的话语体系,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却通过一系列事件实现了电影话语体系的全面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延安文艺逐步占据电影话语体系的中心,并且建构了战争文化与农村文化复合建构的"共和国文化"话语体系.其中,尤以农村文化建构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问世,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它解决了新文学诞生以来长期困扰文坛的作家自身的立场态度、情感体验、美感情趣与其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它导致解放区的文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权威话语和创作模式对此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无法回避的重大影响。同时,对《讲话》的研究,也是关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发展规律的探索,它兼容诸多的矛盾、张力、悖论乃至魅力。  相似文献   
88.
文艺无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艺无定法是文艺创造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具体表现在模仿生活、表现情感、刺激感官、躲避审美疲劳、追撵时代等方面。文艺无定法已经成为文艺保持生命活.力,获得大众接受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9.
对精神的本体性的认识,即对“精神圈”的生态地位的认识,是考察文艺生态的必要理论前提。马克思的生成本体论在肯定物质的本原性和本体地位的同时,也肯定了精神的本体性。精神既是人的生命的主导内容,又是实践的主导因素,它以作为精神食粮的信息为生成之源。精神对人性生成的主导作用及其自身的生成性,推动和表现着人的“类本质”的生成。在肯定精神本体性的前提下考察人性生态和文艺生态,正是人本生态观对自然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0.
文协的历史形象,经历了从一个与国民政府及其官方机构联系密切的文化团体,到一个以左翼进步文人为主体的文化团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关联着文艺作家对政党政治文化的认同和国共两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