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36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81.
依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篇首强调的“气是自生”的宇宙生成论,对王晓毅先生所整理的战国秦汉宇宙生成论的流变稍作调整。并依照所发现的郑玄注文中与“气是自生”相近的思想,讨论“无中生有”、“有自生”两种宇宙生成论对于魏晋玄学“有无之辨”的影响,分析何晏、王弼、向秀、裴危页、郭象等的有关思想,认为从学理上讲,何晏、裴危页、郭象等虽然使用了佛学词句,但是其思想却可能从中国传统中自己产生。文末还简要分析了张载“太虚即气”的观点与玄学、《恒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2.
林强 《东方论坛》2012,(2):74-79
从《胭脂盆地》重在抒情到《好一座浮岛》重在批判,简媜主导性书写方式的更替,正可揭示世纪末台湾社会风气的变迁和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胭脂盆地》反映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市民阶层形成的一种闲适和焦虑并存的心态《;好一座浮岛》表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市民群体的共同心声和文化实践,表征出世纪之交台湾市民社会的心声和当代台湾市民散文书写方式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683.
正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生于洛阳官宦之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状元及第,历仕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先后三度入相,历任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参知政事、吏部尚书、宰相等职,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读《宋史·吕蒙正传》,始知吕蒙正"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美誉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684.
王爱军 《领导文萃》2014,(14):37-40
正我们都熟知一个成语叫"德高望重",它最早是司马光称赞宰相富弼的。富弼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有一次他坐着轿子经过洛阳天津桥,恰巧被人认了出来,一时间人们奔走相传,把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比当今的明星粉丝还要疯狂,以致原本热闹的街市空无一人。  相似文献   
685.
美国黑人小说家厄内斯特·盖恩斯的代表作《简·皮特曼小姐自传》(1971)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国内足够的关注。作为一篇黑人文学作品,该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蕴涵着丰富的黑人口述传统,本文通过对召唤-回应话语模式的梳理,探讨召唤一回应模式在该小说的运用,特别是盖恩斯对黑人文化传统的再现以及小说独特的结构特色与魅力。  相似文献   
686.
漆器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日用品,比如碗、茶盘、案几、矮凳等,随处可见,不再是有距离感的艺术品,而是进入人们日常生活,让追求品质生活的人能享受到契合内心的东西。  相似文献   
687.
走马楼吴简"枯兼波簿"残存80条简文,最完整的条目和小结简原应同时有"枯兼"、"垦食"字样,其文书格式基本统一,不能区分为两种类型。通过复原簿末所附总述性文书,可以清楚看出此簿编制缘起、经过、格式、目的等。简文常见而又关键的""字不是指波坝的宽度,而是"败"的异体字;"枯兼"也不是指波溏自然枯浅,而是因波坝毁坏、波溏干枯而导致波田被私家兼并。  相似文献   
688.
近年春节期间年轻人“断亲”话题频上热搜,虽然尚无明确的数据统计,但至少表明目前部分年轻人正处在“欲断难断”的焦虑中。社会犹如一架巨型机器,面临时代的巨变难免会有辗转腾挪、调整适应的过程,甚或出现螺丝松动乃至零部件脱落的现象。 “断亲”究竟意味着时代病症还是适应更新?为了从学术上更好地阐释“断亲”现象, 《天府新论》编辑部策划了这组笔谈。顾家宁副教授认为,“断亲”现象并非意味着儒学价值的式微,反倒提示儒学传统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内在调适,“断亲”反映了朋友一伦的地位崛起,并呈现出“兄弟友伦化”的趋势。赵刘洋副教授认为,“断亲”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新的家庭伦理关系正在生成,代表着家庭伦理与个体权利的复杂纠葛,中国“正义体系”并不必然与个体权利对立,而是在实践中呈现出一种新的现代性。桂华教授认为,“断亲”现象表面上看是亲属关系的断裂,本质则是代际关系的变化,是时代巨变在代际更替上的体现,透过这一现象,可探讨乡村变迁机制与未来乡村建设的方向。笔谈根据主题需要编排次序,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689.
手风琴是一件深受群众喜爱,并在六、七十年代为我国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做出巨大贡献的普及乐器。它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追求与提高,对手风琴的演奏水准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与渴望。本文根据笔者在多年的手风琴教学及演奏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就手风琴的触键、风箱的运用及连奏与断奏等几种演奏技巧,为手风琴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0.
试说“似的1”和“似的2”及相关语句的辨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似的1”与“似的2”的语法语用特征,并就如何辨别跟两个“似的”有关的比喻和测断句作了方法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