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1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现代社会新的语言现象可谓层出不穷,除了社会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影响之外,语言形式自身的意义在语言创新中有什么样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于结构式X+下去的历时和共时考察,认为语言形式在人们进行言语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句法结构标记承担了句子的部分结构含义,在语言创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新词语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是其在内部语言系统和外部社会系统共同作用下的生命发展历程。从时点生命力、时段生命力和历时生命力曲线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新词语的生命历程。新词语监测及新词语的生命力计算研究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3.
在高级阶段报刊阅读课中 ,新词语是留学生关心的焦点之一 ,其中动宾式“吃”短语最具代表性。对外汉语教师应积极探讨读报课中新词语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尝试将语用频率的数频统计方法、意义泛化及流行语理论等与报刊阅读课中的新词语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4.
时下"三新”词语(即"新显修辞”、"新显词义”、"新显词语”)大量涌现,在口语中,人们往往会用重(zhong)读的方式来提示强化;在书面上,则往往会采用在新词语上加引号的形式来提示强化.引号的功能之一是成为"三新”词语的标志,当"三新”词语渐变为人所熟知,成为固定静态词语之后,也就不再需要引号这一形式标志了.  相似文献   
145.
改革开放以来,新词语大量涌现,对新词语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与新词语在语言研究领域的成果相比,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尚显滞后,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与拓展。尤其是有关教学方法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丰富与完善。本文主要列举了词源背景分析、简缩成分还原、同族系列理解、修辞形象分析等方法,以有效提高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6.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词汇中的一大表现就是新词语的出现。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的探讨,对新词语的词性和在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进而探讨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并且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从而使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7.
新词语创造的方法、特点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修辞、语音等层面看,新词语的创造方法主要有5种:语法造词法、修辞造词法、简称造词法、借音造词法和激活旧词法。新词新义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48.
时尚语言变体是对新起语言反应最快、最多的一种变体,本文在对美容、服饰、广告、网络等方面新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方式、结构特点、使用特点和产生条件。  相似文献   
149.
初步考察华语新词语构词单位所体现的区域差异和互动现象,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华语新词语的衍生过程中,同义构词单位的选择、同一构词单位的分布特征和构词力等方面存在区域差异,而构词单位选择的趋同、构词单位在华语区的扩散则是词汇区域互动的具体表现。为全面认识构词单位的构词力,应该以“犬华语”视角考察“叠加构词力”。  相似文献   
150.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态等诸方面的变化 ,词汇要不断地创新、充实、丰富。文章从词汇的角度 ,选择汉、英语言中的新词语 ,从造词、词语结构和词语使用几方面 ,探索汉、英民族文化心理的印记 ,以说明作为重要文化现象的语言 ,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