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1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333篇 |
理论方法论 | 54篇 |
综合类 | 654篇 |
社会学 | 14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淑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
袁可嘉作为重要的诗论家,创立了新诗现代化——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的理论,其作为方法的则是经常被强调的诗歌应表现最大量意识状态.从这一方法来看,其理论视域非常开阔,主要来源于瑞恰慈、T.S.艾略特和里尔克诗论.英语诗人艾略特与德语诗人里尔克在各自的诗学文化背景中都强调诗是经验的理论,却有着内化与否的区别.袁可嘉以此为基础找出了他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并把他们的理论与瑞恰慈的心理学诗学融合在一起,把最大量意识状态作为综合现实、象征、玄学的新诗学的根本方法,为中国新诗确立了新的规则. 相似文献
72.
曾洁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4):444-447
初期白话新诗运动的兴起与新诗的倡导者、尝试者们的求真精神密切相关。"求真"精神就是在创作中融入诗人自身真实的人生体验,在诗歌中注入时代精神。求真精神是初期白话新诗运动的重要动力和艺术追求之一。理解了这一点,能较客观地分析白话新诗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把握白话新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联系以及正确地看待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子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48-55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70年代末到世纪末,新世纪十年代,这三个时间坐标,对应食指的地下写作时期、食指被诗歌现场遮蔽时期、食指被误读时期。三个不同时间坐标轴上的不同的诗歌现场,标示一条起伏的曲线:沉寂、爆发、嚣闹、浮躁、沉静、新进、不纯粹中的纯粹。意识形态化、后意识形态化、流动的现代性,商品社会的物化倾向与媚俗倾向,是一些杂绘其中、时有交叉的细画线。 相似文献
74.
随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针对这一个世纪的文学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分期法。通过比较《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系列和《中国新诗总系》可以看出,不同的分期背后有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即文学是有机进化的、朝向"文学的现代化"发展的存在形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因此被建构为指向"文学的现代化"的一整套叙事,这是以"世界文学"作为方法观照下的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脉络的建构。在这一视域下,当代五十年(即1949—2000)的新诗发展,尽管有不同分期但彼此并不冲突,"文学的现代化"诉求在这五十年中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分期的不同只表明这一主题的阶段性演变程度。 相似文献
75.
黄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2):63-78+237
1917年,胡适提出“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与被革命扭合在一起,以致百年来诗歌史的书写,大都是不分何人、何时,用何思想、何形式写的白话诗都认作是“新诗”,而将所有文言诗,几乎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视为“旧诗”。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不愿接受给白话诗与文言诗戴上带有价值判断的“新”与“旧”的帽子,且坚持写文言诗。特别是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陆续提出要给现代的“旧诗”与“新诗”正名。回头看,现代“新”“旧”诗的提法,并不符合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真实,其理论基础是并不科学的进化论,而且对当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故亟须通过认清百年来的“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共存、共济、共荣的历史事实,为“新诗”与“旧诗”正名,对中国百年的诗歌史进行实事求是的书写。 相似文献
76.
论语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98-102
本文以语文素质教育为背景 ,联系中国诗教传统、新诗创作的发展和当代教育的历史转型 ,论述新诗的审美教育价值 ,包括培植理想精神、开启个体心智、蕴蓄生命激情和提升艺术地驾驭母语能力等方面 ,均有其他文体所无法取代的独特的美育价值。在此基础上 ,倡导注重美读、点拨和陶冶这些新诗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7.
陈观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十四行诗体移植到我国后 ,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而未中断 ,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其坎坷的经历几成正比。像在其发源地一样 ,中国十四行诗也呈现出正宗体、变体和自由体交相辉映的局面。其与中国新诗的血肉融会 ,源自新诗实践的内在要求和十四行诗体与中国诗歌传统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78.
陈煜斓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52-59
艾青是极少数把“诗”与“歌”区分开的现代诗人之一。诗更通画,强调意象的新异,歌词更通乐,强调语言的流畅动听。诗可以有更多的内心独白,歌词却需要更多地面对听众,使倾诉与倾听同步共鸣。歌词是需要包含诗意,又富有乐感的双重愉悦。一首好的歌词应该是带有音乐特色的文学美和闪耀文学光彩的音乐关,集文学美与音乐关于一身。艾青创作的歌词尽力做到表达意旨的准确性、抒情状物的生动性、造成形象的鲜明性、搏动情绪的感染性、节奏旋律的和谐性。现代歌词以其通俗性与大众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新诗,乃至20世纪文学革新的思想理念与艺术取向。 相似文献
79.
熊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3)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0.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1):5-8
朱英诞在其诗歌创作中,以隐匿和游离的姿态对诗与人生采取了一种距离审美的观照,代替诗情的随意铺张,衍生出戏剧化的收放有度。《模糊》一诗中,诗人着眼于戏剧性场景的铺排、戏剧性声部的多重配置,依托梦境这个戏剧化空间,展开了笔墨纸砚与书斋主人、孩童的对话与交流,在一种非个人化的模糊迷离状态里寄托了诗人闲居的真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