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33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654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不是"写"出的.体现了他的"爱与美"的文艺观与和谐美学观.  相似文献   
82.
世纪之交的中国新诗面临着遭遇社会大众集体性疏离、冷漠的外部困境,同时新诗在创作、阅读与批评等方面也面临着内部困境。步入新世纪的中国新诗只有建构并维护多元共存的诗歌格局、建立相对的诗歌标准与尺度、重视塑造良好的诗人形象,以及高度重视当代诗歌的启蒙、教育与普及工作,才有可能获得自身的整体性进步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3.
刘金冬强调了新诗与传统的联系,指出新诗本身就是传统的产物,新诗的发展已构成了自己的传统,即新诗的诗形与诗质就是中国新诗自己的传统.  相似文献   
84.
85.
1920年代初中国新诗中的“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年前后的中国新诗,在发抒文化新人的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的同时,表现了诗人对西方世界的中国式观察、理解与想象,西方以不同的方式、姿态与面貌出现在许多诗作中,或破败凄凉,或冷漠无情,或友善阳光,或浪漫自由。多数诗中的西方具有本体形象性和展示性;但有些诗中的西方则仅是诗人言咏的引子,到场而无形。纵向而言,那一时期新诗中的西方经历了一个由主观感受型向具体客观型转换,由冷漠、灰暗到友善、斑斓的形象演绎过程。作为异质元素存在,西方不仅彰显了诗人们的现代世界观念,而且为中国诗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6.
鲁迅的新诗理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是我国新诗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的新诗创作对我国新诗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助威和推动作用;他的新诗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基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87.
88.
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承担了追寻人性之真、实现个性解放的现代性别意识母题,建立起一系列饱含性别质素的象征体系.此后近百年间,男性诗人和女性诗人在性别文化的诗学建构中对现代性伦理逐步作出一致的价值认同,并从各自的性别视角出发书写生命之维,在并存的对话与交锋中,走向了两性和谐的性别诗学.  相似文献   
89.
新诗教育:群体性解读与想象的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教育系统是小学、中学和大学上下连贯的一样,新诗系统也应该是新诗和语文教育上下连贯,否则很多文学现象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更多的研究证明文学很难在文学内部得到完整的阐释.可以将新诗作为一种"新知识",探讨其在语文教育中被"生产"的过程,以及进入语文教材的新诗,在阅读过程中怎样被"意义增值"的过程.将新诗放回这种整体的视野中,超越内外之别,打破制度化的单一格局,无疑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0.
“天人合一”意境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歌境界,它是长期农耕文明熏陶出的品质,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哲学基础。近代以来,随着国家存亡危机的逼迫、农业生产遭受极大破坏的影响及西方异质文明的压迫.这种“天人合一”的伟大传统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纵观近百年来的中国新诗演进。走的是对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的背离之路。这种背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然而不符合学人对中国新诗的期待,亦无助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今天,有必要适当恢复中国“天人合一”的意境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