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00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5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卢桢 《中州学刊》2012,(2):180-183
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对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现代"转换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除了诗人精神状态发生"现代"转换之外,中国新诗自身同样离不开物质状态的"现代"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城市文化对其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为新诗打上浓重的底色。在现代派诗人和九叶派诗人笔下,新诗的城市抒写第一次得到集中的呈现;新时期以来,这种抒写模式不断向文化、生存以及语言敞开,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对话姿态。  相似文献   
962.
语言问题一直是困扰新诗写作的一个症结。这一话题对于文化转型、纯文学普遍失势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的生存与发展尤显重要。在相继梳理有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诗语言问题的几方面内容之后,从世纪之交诗坛关于传统、语言资源等论争角度,涉及21世纪初诗歌的语言问题,不仅贯通了近20年来中国新诗的历史;同时,也使这一问题在跨世纪的过程中,完成了历史的延伸和自身的反思。  相似文献   
963.
新诗的历史构想,是新诗的写作者和理论家们对新诗在文体特征、具体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设想、期待和想象.这些构想描绘了新诗的理想形态.尽管关于新诗的构想已经成为历史,而且自身也是千差万别甚至相互对立,但它们对后来的诗歌写作和批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却至关重要.它们引导和制约着20世纪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同时又作为诗歌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新诗的评价.  相似文献   
964.
诗歌 ,这种长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在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 ,从“蒹葭苍苍”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从“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到“大堰河 ,我的保姆”。它成为我国文化精粹的主要标志。而“五四”以来的新诗 ,是我国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分野 ,它在二十世纪初 ,在东西方文化相交汇的背景下诞生 ,此后 ,从胡适到郭沫若、闻一多、艾青、何其芳到郭小川、贺敬之、闻捷到北岛、舒婷、梁小斌到骆耕野、韩东、伊蕾、雪迪、车前子 ,各个不同时期都涌现出众多优秀诗人和大量优秀诗作 ,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了崭新时代社会的精…  相似文献   
965.
金钢 《学习与探索》2022,(10):171-176
在当下众多女性诗人的写作中,冯晏以其智性表达和综合创造成为一个“异数”,其诗歌表征了哲思性写作的新向度。冯晏追求陌生化的语言之境,一方面在于重塑实验探索的难度,另一方面则让写作朝向预言性,这正是其诗歌及物性的佐证。而在探索的难度呈现中,她的语言实验并非无逻辑的想象,其修辞更注重表达内心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更注重用理性来表达一种节制性的美感,以对语言潜能的激活来强化诗歌的时空意识和历史感,冯晏也由此建构了一种新的诗歌美学观和诗学秩序。本组笔谈展现了当下学界对冯晏诗歌语言实验与精神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希望以此促动学界对新世纪新诗艺术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66.
陈爱中 《学习与探索》2022,(10):157-163+2
在当下众多女性诗人的写作中,冯晏以其智性表达和综合创造成为一个“异数”,其诗歌表征了哲思性写作的新向度。冯晏追求陌生化的语言之境,一方面在于重塑实验探索的难度,另一方面则让写作朝向预言性,这正是其诗歌及物性的佐证。而在探索的难度呈现中,她的语言实验并非无逻辑的想象,其修辞更注重表达内心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更注重用理性来表达一种节制性的美感,以对语言潜能的激活来强化诗歌的时空意识和历史感,冯晏也由此建构了一种新的诗歌美学观和诗学秩序。本组笔谈展现了当下学界对冯晏诗歌语言实验与精神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希望以此促动学界对新世纪新诗艺术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67.
曹毅梅 《南都学坛》2006,26(4):67-69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开拓性人物,在风起云涌、激情飞扬的20世纪初,朱自清是以新诗人的姿态昂首登上文坛的。他的诗作从总体上看并不多,但一直实践着自己“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他用诗歌表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的真实面貌,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向往光明,热爱人生,在艰难的生活中痛苦探索,执著向前,并且在“迢迢无尽的程途”中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为同样在人生中挣扎的人们代言呼号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68.
中国新诗目前正面临着重建的重大任务。中国现代小诗以其自身的发展积极支持与配合了新诗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的工作。学界应以小诗为重要切入口之一,切实推进当前新诗建设。  相似文献   
969.
以"呼唤新诗二次革命、推动新诗再次复兴"为理念,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正在引起现代诗学界的热烈讨论。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人们会发现,新诗已多次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许多几乎是周而复始的难题,焦虑于何去何从的选择。新诗处于十字路口,理论的重要性就凸现,理论促变成了普遍规律。在三大重建中,精神重建是新诗复兴的根本。这种重建的中心是:如何通过心灵性、内视性的通道去保持诗歌与社会、时代的连接,发挥诗的多向度的功能。在新诗关于"大我"和"小我"的长期争论里,"集体性的心理经验"是一个可以给予重视的可能性。在诗体建设上,如何把握新诗的"新",显然有误区。有人认为,新诗就新在随心所欲,不受限制。其实任何艺术都是被捆缚的艺术,艺术的美正是在捆缚中产生的。提升自由诗、给自由诗以审美规范,倡导格律体新诗、推动部分新诗的成形,增多诗体是新诗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在媒体文化语境中,新诗应当走出象牙塔,实现"还俗"的传播策略,通过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走向更多的受众,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取得震撼性、即时性、持久性的传播效果。实现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21世纪中国新诗的使命。  相似文献   
970.
英语时态的理解,尤其是表达,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对于母语中不用谓语动词的变化来体现其时态变化的学习者而言,能否完全理解各时态在句法意义上的深层次含义和表达时重读音节所蕴含的节奏含义并在实际运用中予以正确表达是理性化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标志。借助普通诗体学格律范式,我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出时态表达的动态节奏模式,并以此揭示出某种诗体学节奏模式与时态表达之间的隐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