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1356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评论者对钗黛形象的理解与阐释,是<红楼梦>无限发展的接受链条上的第一环,他们对钗黛形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理解的基础;他们对钗黛形象理解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以及在评论过程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主体心态,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2.
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宝明 《中州学刊》2005,1(3):184-189
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新青年>的分化以及南下与北上之争,是对以往所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文化与政治"歧义论的超越与挑战.回到历史现场,原来<新青年>知识群体在喋喋不休的争论背后有一种"金字招牌"情结割舍不断.从经济学的经营理念上去探讨这样一个辉煌杂志成功的商业奥秘,揭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双效"的运作方式,不但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对今天守望人文阵地的学者也是一种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13.
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在其创刊之初,与《甲寅》月刊之间,在主编,撰稿人队伍,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清理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有助于更深入而全面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兼有东西方两种文明是俄罗斯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理念。它对俄罗斯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几个世纪对外政策的总原则:维持对西方和对东方的外交平衡,重点在西方。  相似文献   
15.
陈本益 《学术论坛》2006,(11):157-160
均齐体和对称体这两种格律诗体式的雏形,在初创期诗人的诗中就已经存在。对它们进行自觉运用并使之基本成熟的,则是新月派诗人。这两种体式便是后来格律体新诗的基本体式。它们既具有民族特色,也存在着西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路德维希&#183;范&#183;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7.
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意在重审学衡派这样一个在五四时期与新文化运动尖锐对立的思想派别。通过考察它与新人文主义理论的联系,以及它与新文化运动在进化论、浪漫主义、模仿、历史与传统等观念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揭示出学衡派的基本思路与观点,并对它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作用作出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伊豆舞女》的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是以初恋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它不落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小说中带有日本传统文学中所特有的内质美感,洋溢着在平凡生活中所撷取的青春气息。本文试图探究其成为日本近代抒情小说佳作,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典范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法律信仰的建立是世界各国法学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我国解决目前执法、司法不公的必由之路。与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国社会在价值理性的建构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从而在根本上制约着国民法律信仰的建立。重建价值理性需要汲取本土资源,实现社会主体、法律制度、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麦尔维尔反超验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反超验主义文学的社会基础;讨论了麦尔维尔作品<白鲸>的主要思想和从中受到的启迪.认为浪漫主义文学是不成熟的现实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它所包括的现实主义的成份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发展,逐步过渡到现实主义文学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