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06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1360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伊斯玛仪派是一个对伊斯兰教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政治、思想和军事影响的宗教哲学派别。帕米尔伊斯玛仪派以极具复杂的宗教哲学和打上神秘主义烙印的组织结构闻名于世。肯定人的理性与侧重于世俗主义是帕米尔宗教文化的实质性内容。帕米尔的伊斯玛仪派在保存正宗伊斯玛仪派宗教哲学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922.
南北宋之争是明末至晚清词学史上的热点论题。谢章铤洞悉南北宋之争的由来和变化,通过揭示朱彝尊尚南宋之论的目的等,充分肯定了浙西词派提倡南宋词的历史意义,同时从三个方面对浙西词派后期偏尚南宋词弊病进行了批评。谢氏还从体式、语言、题材、风格等方面对南北宋词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3.
李力扬的诗歌具有很多后现代派特征,写作手法也有其独到之处。但同时为了阐述爱与死亡的主题,诗人也不乏使用了许多传统的诗歌创作技巧如意象、象征、圣经典故、排比等写作手法。李力扬用玫瑰意象来阐述爱的主题,用黑夜、衣服、雨、等具有死亡象征意义的意象来阐述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924.
"七月派"重要诗人鲁藜的哲理诗,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剖析世态人性,反思生平经历,意象鲜活,意蕴深邃,语言精粹,诗行简短,显示出激情和哲理的完美融合,达到独创的艺术境界,在中国现代文学殿堂上占有光荣的地位.  相似文献   
925.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即明初重儒思想下的复古赋论,以前后七子等为代表的明代中期的复古赋论,后期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赋学论争以及对汉魏六朝赋的归依.虽然新义不是太多,但在反对前代唐律赋以律束情、宋文赋以理掩情的基础上,提倡“祖骚宗汉”以与时文相抗衡,引领了清代古体赋学的繁荣,在赋学批评史自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与赋史价值.  相似文献   
926.
杨柳 《中国民族博览》2022,(12):157-160
古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最初起源于秦地,目前已流传近两千年,传统筝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当地音乐结合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古筝流派。就地域差异而言,可分为南北两派。南派风格多含蓄内敛,北派风格豪爽奔放。其中,陕西筝派及山东筝派均为北方筝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因地域文化的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以古筝流派为中心,探究山东筝派及陕西筝派的著作及代表人物,探讨陕西筝派的发展现状,探析传统古筝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探析山东筝派及陕西筝派的发源地、艺术特色、旋律风格及曲种分类,探寻各筝派的历史发展状况,究其根本探讨地域文化的差异对筝派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7.
歌剧的诞生与声乐器乐等姊妹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巴洛克时期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巴洛克时期,歌剧首先在意大利产生后,并逐渐影响至法国、英国。本文着重介绍在巴洛克时期,歌剧在这些国家的发展概况及风格、流派。  相似文献   
928.
以王翃、朱彝尊为代表的两代梅里词人始以彼此影响却"人各一家"的群体面世,在词学取径与创作风格上转益多师,众体兼备,与之宗尚不一的柳州诸子、云间诸子等连镳竞逐,共同引领词坛中兴。至康熙十七年《词综》成书,标志以朱彝尊为首的第二代梅里词人已融汇浙西群彦,从先前的多元格局走向单一化之路,专尚宋季以姜夔为宗主的"浙词",倡导"醇雅",形成浙西词派;同年复出的《乐府补题》,为浙西词派倡导"醇雅"主张,也为其他词人抒发合乎时代发展的心绪提供最理想的范本,朱彝尊携之入京,展开规模不小的拟和,是浙西词派倡导"醇雅"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因其顺应时代精神与词体演变的需求,故得到众多非浙西词人的响应,最终导致词坛转型。  相似文献   
929.
泰州学派被称为“狂禅”。罗汝芳对“狂禅”的整合与改造是重要的环节。他主张纵横任我,生意活泼,将活泼泼的生命存在的冲动置于审美心意结构的核心,由审美本体、审美工夫、审美体验三方面构成。罗汝芳融合周易、禅宗、道家学说,使“狂禅”虚灵的层面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30.
在美国诗歌现代化的历程中,美国现代派诗人积极译介中国古典诗歌,并在其创作中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技巧、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使美国人逐渐了解和欣赏中国诗歌,也令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国诗歌现代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