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631篇
劳动科学   94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954篇
理论方法论   170篇
综合类   2715篇
社会学   430篇
统计学   23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项目反应理论及其在计算机自适应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反应理论IRT(Item Response Theory)以强假设为基础,具有经典测试理论(CTT)所没有的众多优点,是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新突破.本文介绍了IRT的特点,以及基于IRT的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omputer Adaptive Test)工作原理、需要解决的难题以及相关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52.
“木桶原理”或“木桶效应”,说的是一个木桶无论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个“原理”被认为是管理学的一个“著名原理”,或者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么一个“著名原理”或“重要原理”,据说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这个原理说明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若仅仅将其作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原理”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当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  相似文献   
53.
化工原理课程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年化工原理沉浸式双语教学的实践,对化工原理课程采取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的体会和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54.
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音乐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本质、审芙感受和社会功能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55.
实验设备共享特征、原理、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具有主体构成多元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性、共享方式合作性、效益分享性等特征.共享遵循技术共需原理、物质保障原理和利益驱动原理.共享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需建立共享导向、汇交投入、有偿享用、风险分担、信息互动、高效服务等机制.  相似文献   
56.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多面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化工原理课程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于教学中,旨在提高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7.
从场的观点出发,利用反应概念并结合互易定理严格证明了接收天线可以等效为传统基于开路电压的等效模型,并指出了当电场分别与接收模式下和发射模式下的电流作反应时,将得到不同的等效电路参数;结合偶极子天线的数值例子,说明了传统的开路电压模型在接收系统的分析中更为方便、合理。  相似文献   
58.
在市场调研中,由于无回答情况所造成数据的缺失,给调查结果的估计带来一定困难。文章将通过对EM算法的介绍,讨论如何应用EM算法来解决调研中的无回答问题,并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其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59.
佛教从诞生之初,即面临着如何妥善处理宗教间的关系的问题.佛陀圆满地处理了种种复杂的关系,对今日的宗教对话仍有启发.本文试图以<维摩诘经>为中心探讨佛教(尤其大乘佛教)在宗教对话中表现出的两大特色:无诤与圆融,并进一步讨论佛教如何基于自身的理论特色在今日的全球宗教对话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文章认为实相(真理)是全体展现,世问存在的一切皆有其合理性,一种宗教只有既认识到自身和他者存在的合理性,才有可能趋近最高的善与实相.任何一种存在都既是作为终极意义上的全体,又是作为现实中的部分存在着,共同构成全体.同时,大乘空观可以理解为是对骄傲与固执,或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彻底的治疗.互即互入,这也是诸法平等,心、佛、众生平等的深义所在.这样一种理念--"不二"成为当代宗教对话的重要思想资源.最后,面对现代世俗社会的不舍理现象,如何塑造人生的意义、价值与生活目标,是各传统宗教、文化的主要课题.也正是在这一维度上,各宗教之间的对话才有可实质性的展开,乃至发展出真诚的友谊.  相似文献   
60.
本文分析了无标底招标的特点和利弊,在肯定无标底招标的同时,建议不可盲目实行,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和参与各方的行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