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631篇
劳动科学   94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954篇
理论方法论   170篇
综合类   2715篇
社会学   430篇
统计学   23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合张石高速公路四十里峪大桥无落地支架现浇箱梁施工,利用墩柱抱箍和施工完的盖梁作为支点拼装贝雷梁作为支架进行现浇箱梁施工,取得了成功。重点介绍了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控制要点,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参考僧肇的<注维摩诘经>对敦煌本<坛经>中的"三无"理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并与宗宝本<坛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和会通.本文认为,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无住为本"说的是修行的依据和原则,"无念为宗"、"无相为体"说的是通过"念念无住"的修行而证果的境界."无相为体"侧重强调真如之体,"无念为宗"则强调的是真如之用.宗宝本把"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称为"系缚",而敦煌本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念念相续不断"就是"系缚".本文认为,"念念相续"并非"念念无住",而是"系缚".敦煌本中的"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只是随顺听众的理解能力说明真如(佛性、法身)不断.因此,宗宝本中的说法与敦煌本的说法是一致的,是符合惠能"原意"的.  相似文献   
993.
有无之辩是魏晋玄学的中心论题,魏晋玄学先后出现的贵无、崇有与独化三论,经过一轮正-反-合的过程,把老子自然哲学的宇宙论,经由宇宙本体论发展为主客一元的天人境界论.主体性在魏晋玄学中由"微"至"显",贯串始终.  相似文献   
994.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应用中,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法目前尚处于补充、完善、改进的探索阶段。高校应重视和发掘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就业和成才。  相似文献   
995.
语料年代准确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本 ,语料鉴别本身也是语言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失译、误题之经语言学价值极高 ,数量宏丰 ,目前学界对这些经或弃之不用 ,或直接引用 ,均不利于汉语史研究。而通过考证 ,可以梳理出可靠的语料 ,弥补中古时期资料的匮乏。从文献学、词汇学、文化学三方面综合考证误题曹魏昙谛译《昙无德羯磨》会发现 :文献记载其非曹魏昙谛所译 ,其词汇面貌接近西晋以后译经 , 而戒法完善之“尼”在西晋以前更未出现 ,故其年代最早亦在西晋以后 ,极有可能是刘宋释昙谛所撰。另外 ,考证过程中应注意参照经的选择、区别性语词的提取、考证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传统政府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逐渐兴起的顾客导向社会的顾客需求,“一站式”服务是“无缝隙服务”的具体实践形式,它能降低顾客成本,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为民提供便利服务,须从实际出发,分别在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偏远山区的地方基层实行“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集中办公、现场办公‘一站式’服务”和“流动政府‘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997.
自《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企业更是如临大敌,千方百计规避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立法背景和目的入手,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含义和适用情形,阐明对无固定期限合同变更和解除条件的误读,并探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标题作为言语作品的名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依据尹世超(2005)《标题语法》的分类原则,将外语类核心期刊上271条标题分为有标记标题、无标记标题两大类,分析标题中破折号和冒号的用法,对比271条英汉标题,归纳出期刊论文标题英译常用的四种方法:直译、省译、增译和改写,以期对论文标题的英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非惯性系中的哈密顿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非惯性系中质点的动力学方程导出了非惯性系中的哈密顿原理,进一步导出了非惯性系中保守系的哈密顿原理,并结合卖例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佛教的"无情有性"是随着"佛性"概念而产生的重要思想.关于无情识之物是否有佛性的问题,在佛教中争议很大,争议的关节点在于怎样理解佛性这个概念.如果说佛性为根本觉性的话,无情自然不具有能动的觉性,因此没有觉知佛性,如果把佛性理解为真如理性,站在法性无二或一切唯识的角度,我与世界本是一体,则情与无情同具佛性.因此,无情是否有佛性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佛性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