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生产是以人类生命延续为内容 ,以人际关系和精神文化为形式的自然历史过程。有害性生产是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未能恰当认识和遵循生产规律 ,进而导致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社会生活等灾害性后果的生产行为。无害化生产的评价标准只能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安全中派生出来。实现无害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于规范企业行为。无害化生产已逐渐被确认为企业伦理和环境道德的一项基本义务 ,并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32.
基于益社会性和合作行为的视角,运用社会规范激活理论,构建了农户无害化处理行为的动力机制模型,对农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6县市1028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所感知的环境保护规范对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而环境保护规范受农户对生活垃圾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认知和责任归属两个认知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农户对其他主体参与农村生活垃圾环境污染治理的行为期望较高时,责任归属更易转化为生活垃圾处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因此,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在教育宣传、行政惩罚等策略之外,还可以通过危害认知、合作氛围营造等措施构建亲环境的社会规范,激发农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鼓励其更加主动地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处理行为,从而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33.
机器化生产和爆发式的生产能力,点燃了人类对物质产品无休止的欲望和追求,与此同时,也把人类带入垃圾时代。垃圾,犹如现代城市的皮屑,随着资本和物质洪流的滚动而抖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每天夜晚,当无数辆大大小小收集和运输垃圾的车辆从我们美丽的城市驶出,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正以相当于GDP的增速向前推进。随着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深圳、武汉、青岛、温州等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在全国660座城市中,已经有1/3城市被垃圾"大军"所包围,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高达1.3亿吨,而29%的城市尚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很多人以为,每天把垃圾扔出家门,倒入垃圾箱,远离人们的视线,一切就算万事大吉了,孰不知,这仅仅是生活垃圾漫漫旅途的开始。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它们并没有消  相似文献   
34.
家用电器于20世纪90年代在寻常百姓家普及使用,而今进入了报废高峰期,每年报废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都达到几百万台,这些电子废物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对其加以适当的回收利用,既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又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5.
王艳冰 《学术论坛》2008,31(4):150-156
环境无害化技术转移一直是南北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中的争议焦点问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障碍,既由于多边环境协议本身存在缺陷,也源于自由化经济规则的限制.为此,国际社会应有针对性地解决国际层面存在的法律障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应分别有所侧重地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环境无害化技术转移,真正达到环境保护的全球目标.  相似文献   
36.
根据国家对实验室废液处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本站工作,对实验室常见废液的无害化处理做初步探讨。本文将实验室废液主要分为重金属,剧毒物质,无机酸碱和有机废液。处理方法主要用到稀释法,化学法和焚烧法等。目的是使实验室产生的废液经过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防止实验室废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实际的处理操作中请与本地实验室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方法都尽量使用无害且易于处理的药品,防止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7.
张萍 《人生与伴侣》2009,(12):18-18
当家庭有病人时,除了要采取各种合适的诊治措施外,对于病人的痰、呕吐物、粪便等排泄物,衣被、毛巾、碗筷等用具,用过的棉签、注射器等医药用具也要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38.
采用浙江、上海两省(市)14个县(区)773个养猪户的样本数据,运用M-logit模型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公共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国家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公共政策前后的情况发现:补贴公共政策实施后,养猪户病死猪处理方式有明显改变,无害化处理方式占比提高,销售(或食用)病死猪行为减少,但无处理弃尸现象仍较普遍。从补贴公共政策实施效果看,养殖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养殖规模、户均养殖头数、无害化处理成本、病死畜禽收购价格、集中处理场设施、动物防疫与监督机构人数、距乡镇卫生防疫站距离等因素,对改变养殖户病死畜禽处理方式具有统计显著意义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