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五四新思潮及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社会改造思想.他的社会改造思想里既隐含了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又不乏典型的空想主义色彩,同时具有以社会活动改造社会的思想特征,也显示出了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性.  相似文献   
42.
费耶阿本德从批判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入手,提出了其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核心理念就是"怎么都行"。虽带有一定的非理性主义的色彩,但他所极力要指出的是一元的、封闭的方法论的局限性。他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完全的。应关心的不仅是理论与事实的符合问题,更重要的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相互竞争的理论如何促进科学的发展。这就涉及了理论之为理论的标准问题、理论改变的理由问题以及理论与事实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3.
巴金在其生命历程中,肺病的困扰强化了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使其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死亡则使其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这同时为其反叛意识的发展打开了发展的无限空间。巴金所生活的特定环境和所受到的思想的熏染则对其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巴金的人格内核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的"爱",新文化的介入,使巴金的"爱"从显现的个人层面上跃升到人类的层面上,而巴金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皈依,最终使巴金确立起了文学的主体世界。所以其早期小说一经问世,就以其对生活刻骨铭心的感受的表现力度,以其所服膺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实现了人的主体性和文学的主体性的有机融合,这既衔接了五四以来人的主体性文学精神,又和中国的济世救民的文学传统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44.
董怀良 《唐都学刊》2014,(4):119-122
李石曾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主张反对一切强权,经济上要求废除私产和货币,意识形态中进行“三纲革命”和“祖宗革命”,社会生活中要求废除宗教和封建迷信,这四个方面建构了其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内容.这种思想的第一阶段是因袭西方无政府主义理论的正统无政府主义时期,第二阶段是信仰无政府主义同时推崇三民主义思想的修正无政府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45.
韩国被日本吞并后,大批韩国革命志士流亡到中国,坚持从事反日独立运动。由于韩国惨痛的历史遭遇和独立运动出现不尽人意的挫折,再加上深受那时盛行于中等东方国家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一部分革命者选择了无政府主义运动道路。  相似文献   
46.
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前合同工斯诺登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波澜:在揭露了美国政府对全球互联网进行监听的"棱镜"项目之后,斯诺登踏上了逃亡之路.尽管斯诺登本人的经历越来越像一部好莱坞大片,但这一事件给美国"互联网外交"政策所带来的伤害,及其对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影响,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为此,记者采访了研究信息技术与国际安全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沈逸博士.  相似文献   
47.
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国汉学家瞿理思1889年发表了他翻译的《庄子》,而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很快在1890年就发表了长篇书评,把庄子的道家思想阐释为反对一切政府管理、争取个人自由的哲学。这正是王尔德自己所理解的费边社会主义,即认为艺术应该是超越政治和伦理的唯美主义思想;这是一种近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主张一切任其自然。王尔德这一思想与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有一种不期而至的契合。虽然王尔德不懂中文,对道家思想也没有研究,但凭着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敏感,他对庄子的评论不无深刻之处。由于现代王尔德研究往往不关注这篇书评,而王尔德选本也通常不收录这篇书评,因此,在审视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时探讨王尔德对《庄子》译本的评论,自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48.
巴金五十年代的英雄叙事,通过如对祖国、和平、人民等中心话语的认同,使其和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同构性.这是巴金的英雄叙事之所以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和推崇的内在缘由.但在其同构的背后,他们赋予这些话语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巴金以其无政府主义中的某些理念,整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并置换为自我意义上的话语,这又使巴金的英雄叙事具有了异质性.巴金的英雄叙事的"异质同构",使其英雄叙事获得了独立的美学品格,这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文化视阈下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蕴涵着对于战争中的个体命运的关注.这一文学精神无疑是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承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巴金的这一文化立场逐步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取代,并最终在全民失却理性的狂热思潮下,放逐了自我既有的异质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同质同构".巴金的英雄叙事既有的鲜明个性也失落殆尽.  相似文献   
49.
陶文昭在《探索》2005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网络时代的无政府主义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无政府主义团体运用互联网作为新的组织和传播工具,另一类则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式无政府主义。如果说前者是无政府主义的信息化,后者则是信息化的无政府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具有复杂的文化和历史渊源。计算机网络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一些先驱人物深受当时席卷西方的激进文化浪潮的影响,无政府主义是这个文化的一个因素。网络无政府主义存在着负面和消极影响,并且日趋严重。它们扰乱了网络生活,进而扰乱现实的生活。当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开始转移…  相似文献   
50.
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流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由于种种原因,无政府主义一度确立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优势地位。但由于其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逐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